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667音乐理论综合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八大山人
【答案】八大山人是清初“四僧”之一,名朱耷。其绘画以极具个性的奇简冷逸的风格,强烈地抒发了遗民之情,达到了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空前水平。常画傲然屹立的荷花、白眼瞪天的怪鸟怪鱼,孤寂高傲,构思奇特,充分表达了他愤世嫉俗的个性特征。
2. 鼎
【答案】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它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更具禹铸九鼎的传说,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鼎就是商代晚期时青铜鼎,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
3. 颜真卿
【答案】颜真卿,字清臣,人称颜鲁公,是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了“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行书遒劲郁勃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用笔匀而藏锋,内刚劲而外温润,字的曲折出圆而有力。楷书代表作品有《东方画赞碑》、《中兴颂》和《颜家庙碑》等。真书墨迹有《自书告身》,其行草书《祭侄文稿》、《争座位帖》抑扬顿挫,上下气脉连属,信笔书来。通篇气势完足,皆无妩媚之态。
4. 洛神赋图
【答案】《洛神赋图》是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作品,它是依据曹植的《洛神赋》而作。此图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画中的洛神含情脉脉,若往若还,表达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情义,使人体验到顾恺之概括为“悟对通神”艺术主张的绘画表现。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
5. 二高一陈
【答案】“二高一陈”指岭南画派的代表画家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三人。他们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合日本和西方技法,注重写生,形成了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绘画风格。
6. 瘦金体
【答案】又名“瘦金书”,是由北宋徽宗赵佶所创的书法风格。瘦金体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瘦金体”体现出“天骨遒美,逸趣霭然”的时代审美趣味,又具有强烈的“如屈铁断金”的个性色彩。代表作为宋徽宗赵佶的《楷书千字文》、《秾芳诗》。其中《秾芳诗》为大字,用笔畅快淋漓,锋芒毕露,富有傲骨之气,如同断金割玉一般,别有一种韵味,堪称瘦金书的杰作。
7. 富春山居图
【答案】富春山居图,元代黄公望作,长卷大轴。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于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法有湿笔披麻皱,也有干笔效擦,用笔简练,使水墨发挥极大作用,对以后水墨山水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8. 《收租院》
【答案】《收租院》是指中国现代大型泥塑群像。全部泥塑分为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帐、逼租、反抗7个部分。以连续性的情节,展示了收租的全过程,共塑造114个真人大小的人物。作品融中西雕塑手法于一体,所塑人物形象准确,身分、年龄、个性各不相同,人物神情生动逼真,是中国现代雕塑之代表性作品。
二、简答题
9. 请简述中国原始美术中岩画代表及艺术特点。
【答案】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进程中,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一一石刻,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它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们给后人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因地域、生活习惯、文化传统不同,南北方岩画的艺术特点各异。
(1)北方岩画
①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青海,它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狩猎、游牧民族的作品。以内蒙古阴山岩刻为代表。
②内容以动物为主,风格较写实,大都凿刻在深灰或灰蓝色的岩石上,凿刻或磨刻的图像斑驳、稚拙、粗犷、简洁、浑然而多变。
(2)南方岩画
①主要有广西左江岩画、云南沧源岩画。制作大都以红色涂绘,色彩稳定,经久不变。
②以表现人物的活动为主要特征,人物形象程式化。其中上举双臂、屈蹲双腿、犹如蛙式的“蹲形”人物最为突出。
③大部分采用动植物颜料涂绘的制作方法,这样为用碳14测定年代的方法提供了有利的依
据。
10.简述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的含义。
【答案】(1)此诗的意思是:“评论画的好与不好,如果以形似为标准,这样的见识跟小孩子差不多。作诗作的像本诗一样,一看就不是诗人。诗与画有着共同的美学标准,即天工与清新。”“天工”意谓出于自然,无需雕琢,凡出自“天工”者,必有创始人的个性,给人以清新之感。
(2)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一律,天工与清新。”促进了中国画抒情写意体系的形成,并且为“文人画”奠定了理论基础。此诗强调的是在形似的基础上更深一层,即表达出作品的内在精神,使其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他只是反对那些强调以形似为满足的绘画方法而已,在其创作观点上并不台认“形似”。
(3)中国画所追求的“神似”,是指借物咏志,要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志趣与哲学思想,真实地反映意境,追求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要求画家不仅应具备精湛的造型技巧和高超的绘画功力,而且还要具备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如果不具备这些,是画不好画的,艺术形象要抓住对象的本质特征,加以突出表现,只有把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物或者景象加以强调、夸张,这样才能使绘画作品比现实生活更高、更集中、更理想,也才能引人入胜,打动人心。
11.清代彩瓷有哪些品种? 其彩绘内容有哪些种类?
【答案】(1)清代彩瓷的主要有古彩(硬彩)、粉彩(软彩)、珐琅彩(洋瓷)。
(2)其彩绘内容包括花鸟(雉鸡牡丹、冰纹牡丹、十二月花)、人物(婴戏、罗汉、刀马人)、山水、四季景、龙凤、戏曲故事、全篇诗文、耕织图、渔家乐、祈福祝寿、锦底开光等。
12.分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答案】《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南唐画家顾阂中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夜宴图》作者顾闳中以画人物肖像著称,他的《韩熙载夜宴图》表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放纵不羁的夜生活。刻画了失意官僚的心理矛盾和腐朽的生活面貌。作品以屏风为界,将画卷分为五个故事情节:听乐,击鼓,休息,清吹,送客。随着情节的进展,主要人物韩熙载在每段中出现,采用了我国传统表现连续故事的手法。
画家对人物的刻画尤为深入,以形写神,并且,循着画中所画人物的视线看去,没有一个人的视线是超脱于画的,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水平。画中人物有的弹奏舞蹈,有的按拍欣赏,情态生动。而对主人公刻意描绘,曲尽神形。但无论韩熙载在5个场景中做什么事,始终眉峰双锁,若有所思,沉郁寡欢,与夜宴歌舞戏乐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韩熙载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人物特殊的个性。夜宴图以长卷形式共分:夜宴、观舞、休息、清吹、宾客应酬等五个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部分,画中人物形象传神,不同的身姿容貌以至手的表情都处理的十分成功,特别是韩熙载的形象刻画有肖像画特点,衣冠穿着反映了他的放纵。
这幅画的色彩艳丽又不失优雅,采用了工笔中彩的手法,画面细腻,艳丽富有装饰性,作品的艺术水平也相当高超,造型准确精微,线条工细流畅,色彩绚丽清雅,不同物象的笔墨运用又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