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及其效应1999年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宏观经济学及其效应 考试时间:1999年2月1日8:30

招生专业:所有专业

一、“1994年中国通货膨胀率高达21.7%,此后逐年回答,1995年为14.8%,1996年为6.1%,到1997年10月,中国开始出现价格水平的负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在下降,1996年为9.6%,1997年为8.8%,1998年初提出的目标是8%;中国的失业率上升,下岗人员增加。另外,中国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已经达到24%。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灵活调整利率。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率手段对经济的调节必须结合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中国自1996年以来6次下调利率,最近一次是在1998年12月7日。”

中国的现实经济可用宏观经济学理论作多种解释。读完上面的论述,请回答以下几个基本问题。(25分)

1. 菲利斯曲线的含义,说明这一理论对中国现实的解释力有多强。

2. 中国目前是否出现了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有哪些主要特征?试列出三次你所知道的通货紧缩的安全(只需列出发出的时间和国家)。

3. 中国金融的不良资产包括哪几类?按国际通用做法(巴塞尔协议),银行的资产分哪几类?其中有哪几类属于不良资产?

4. 解释理性预期的含义。假定中国人民银行准备使货币供给增加10%,这一举动完全被人们预期到了,产量和价格水平将人何变化。

5. 给出利率又不准平价的定义,并解释其意义,指出其局限性。试用该理论分析中国降息考虑的因素。

二、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Solow 对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做出了非常有意义的修正,从而为新古典经济增长型奠定了理论模型。假设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 =aL K 。(20分)

1.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两个最重要的假设。并理解其假设有何现实意义。

2. 写出Y =aL K 的新古典生产函数形式。

3. 计算函数的资本变化率、劳动力增长率、人均资本占有增长率。

4. 写出稳态均衡条件,并计算均衡增长状态下的人均产出。

三、1994年是中国汇率并轨后,我国外汇储备迅速上升,由1993年底的216亿上升到1998年的1400多亿美元,1994-1997年间,我国经常项和资本项下出现双顺差,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人民币承受住了贬值的压力,汇率保持了稳定,试分析以下几个问题。(25分)

1. 给出相对购买力平价的数学表达式。相对购买力平价能解释人民币的走势吗?

2. 给出实际汇率的数学表达式,并用它分析人民币的走势。

3. 写出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关系(即经常项、资本项、官方储备之间的关系),并用来分析我国1994-1997年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的情况。

4. 在固定汇率下资本完全流动,分析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用图说明)

四、用IS-LM 模型分析中国当前的政策。(30分)

1. 推导IS 曲线

(1)用乘数表示投资方程。

(2)净出口方程。

(3)总产出等于总支出的基本关系式(提示:总产出和利率R 之间的函数)。 a a β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