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沈阳建筑大学传热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采用碎石路基可有效防止冻土区的冻胀和融降问题,为什么?

【答案】碎石路基中的空隙可以有效阻止热量自上而下的传递,而能顺利地将冻土层的热量自下而上的传递。其原因是:空隙内的空气的自然对流能将下方的热量传递到上方,而不能将上方的热量传递给下方,即路基中热量只能单向传递,这样就可以维持路基下冻土层的常年冻结。

2. 两块厚度相同的无限大平壁,分别由金属铜和木头制成。若保持其两侧表面温度对应相等,那么,在常物性、稳态导热的情况下两平壁内的温度分布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相同。因为对于常物性、无内热源的无限大平壁的稳态导热,第一类边界条件下其温度分布仅取决于边界温度,而与材料的导热系数无关。

3. 从传热角度解释冬天室内散热器应该放置的合理位置。

【答案】冬天室内散热器应放置在相对较低的位置,这种情况下,散热器周围空气形成自然对流,被加热的空气密度减小向上浮升,从而整个房间的空气都被加热;散热器尽量放置在靠近外墙、外窗处,这样室外冷空气进入室内后即被散热器加热,保证流过室内的空气为热空气,不至使人产生吹冷风的感觉。

4. 大容器沸腾换热过程有哪几个主要的区域,并指出临界热流密度在什么情况下会对加热壁面造成损坏?

【答案】大容器沸腾换热过程有四个主要的区域,分别是:自然对流沸腾区、核态沸腾区、过渡沸腾区和膜态沸腾区。

由于到达临界热流密度后加热壁面温度的升高反而使热流密度下降,直至进入稳定膜态沸腾后换热热流密度才随热流密度的升高而再次増加,但此时加热壁面温度已相当高。这样,在控制热流密度的加热过程中,当加热热流密度高于临界热流密度后就会引起壁面温度的急剧升高,从而会造成加热壁面的损坏(如电加热、核反应堆燃料棒的加热过程)。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避免沸腾换热的设备运行在临界热流密度附近。如果是控制加热壁面温度的加热过程就不会出现上述现象,也就不必控制临界热流密度。

5. 水和同温空气冷却物体,为什么水的表面传热系数比空气大得多?

【答案】(1)水的导热系数比同温度下空气的导热系数大20多倍,其以导热方式传递热量的能力比空气强;

(2)水的比热容比空气的比热容大得多,

常温下水的

而空气的

两者相差悬殊,水以热对流方式转移热量的能力比空气大得多,因此水的表

面传热系数比空气大得多。

6. 推导导热微分方程的步骤和过程与用热平衡法建立节点温度离散方程的过程十分相似,为什么前者得到的是精确描写,而由后者解出的却是近似解?

【答案】差分方程与微分方程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用有限小量代替了后者的无限小量,前者用各离散点参数代替了后者的连续参数。实际上物体中的物理参数是时间和空间的连续函数,所以,微分方程是精确解,而差分方程是近似解。

二、计算题

7. 某换热器,冷却水以准则关联式为:

水的物性如表所示。

的速度流过内径

的长铜管,已知:管内壁平均温度为80℃。

欲将水从进口处的20℃加热到出口处的50℃, 试计算水与管内壁之间的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

【答案】(1)水的平均温度:查水物性表可知,

,从而有:

(2)计算雷诺数:(3)计算努塞尔数:

(4)计算表面传热系数:

8. 试用数值计算证实,对方程组

用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求解,其结果是发散的,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迭代方程:

迭代过程表:

表 迭代过程表

可见,迭代发散,原因是系数矩阵不满足主对角线占优条件。

9. 把一初始温度的物性参数为:a

要多长时间(不考虑玻璃热阻)?

【答案】(1)设室温为所以,测温误差为:

(2)

可用集总参数法求解:

的水银温度计吊入一大房间内测量室温,水银温度计的接受元件为直径

与空气间的表面传热系数

已知房间内壁面温度

水银温度计求:(1)当温度

d=6mm的球体,其表面发射率

计指示温度稳定为27℃时,测温误差为多少?(2)忽略辐射换热,温度计从20℃上升到27℃需

水银温度计的指示温度为t ,即有热平衡方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