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外科(医学高级)题库>外科感染题库

问题:

[多选]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容易扩散的原因有()

A . 能产生血浆凝固酶
B . 能产生透明质酸酶
C . 能产生溶血素
D . 能产生连激酶
E . 能产生激肽

患者,女性,45岁。发现舌部溃疡2个月。口腔检查可见舌背中央部有一直径约1cm大小的溃疡,形状不规则,表面假膜较厚,触痛明显,基底稍硬。患者无复发性溃疡病史。如病理检查确诊为结核性溃疡,局部治疗主要采取()。 A.手术完整切除。 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局部理疗。 采用链霉素或异烟肼局部封闭治疗。 采用醋酸泼尼松或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 下列说法符合地中海膳食结构特点的是() 食物加工程度高。 主要食用油为动物油。 膳食含大量复合碳水化合物。 蔬菜水果摄入量低。 多数成人有饮白酒习惯。 患者男,72岁,右肺鳞状细胞癌合并骨转移、脑转移,ECOG=3,口服生物靶向药物治疗。因腰椎转移致重度骨痛伴左下肢疼痛急诊入院。既往患高血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及胃溃疡。初步诊断为骨转移灶压迫脊髓,致神经病理性疼痛。下列镇痛治疗中错误的是()。 A.应尽快给予短效强阿片类药物镇痛,缓慢滴定致有效剂量再转换成控缓释剂型维持治疗。 尽快请骨科及放射治疗科会诊,评估腰椎压缩性骨折风险及是否存在局部骨转移病灶放射治疗的指征。 可联合加巴喷丁或阿米替林镇痛。 患者为典型的炎性疼痛,首选NSAIDs镇痛,无效时再考虑阿片类药物。 地塞米松也是炎性疼痛的有效辅助镇痛药物。 颅内静脉窦闭塞最常发生于() 横窦。 乙状窦。 上矢状窦。 海绵窦。 下矢状窦。 患者男,40岁,因“持续发热(体温37~39℃)、盗汗、消瘦、右下胸胀痛1个月,咳嗽、咳咖啡色痰(200ml/d)2d”来诊。查体:T38.5℃,P90次/min;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下胸廓隆起,局部水肿,压痛明显,右下肺呼吸音减弱,可闻湿性啰音;肝肋下3cm,质地中等,有触痛,脾未及。此时,最合理的处置是(提示引流物涂片镜检发现阿米巴滋养体,粪检发现阿米巴包囊,引流液培养发现大肠埃希菌生长。)() A.静脉滴注甲硝唑抗阿米巴治疗。 反复肝穿刺引流。 肝脓肿穿刺引流、甲硝唑冲洗。 立即手术治疗。 静脉应用甲硝唑联合头孢菌素治疗,可反复穿刺引流,必要时手术治疗。 胸腔穿刺引流。 胸腔穿刺引流+冲洗。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容易扩散的原因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