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学位]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项目分析

【答案】项目分析是指对测验或量表的项目质量的分析研究。其内容包括:

①题目的难度分析。难度指标是测验取舍题目与编排题目顺序的依据。

②题目的区分度分析。指一个项目是否能把某一团体的不同水平的人区分开。一般用题目得分与外在效标的相关系数,或与测验总分的相关系数为指标及求高低分组通过率之差等。

③广义的项目分析还包括定性分析,即从题目的思想性、内容取样的适切性以及表达是否清楚等方面加以评鉴。

2. 测量误差

【答案】测量误差是指实测值与真值之差。实测值是实际测量某种事物或现象时所获得的测定值,也称实测分数X 。真值是被测量的事物或现象的真实规模的取值,也称真分数T 。两者之差即称为测量误差或误差分数E 。测量误差可分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前者受各种偶然因素影响,使多种测量结果不一致,它对测量的信度、效度都有影响;后者又称恒定误差,由稳定因素引起的方向和大小有规律可循的误差,只影响测量的效度,不影响信度。

二、简答题

3. 目标参照测验的题目区分度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确定?

【答案】测验项目的区分度一般采取两类指标:难度差值和相关系数。

(1)难度差值

①掌握组——未掌握组鉴别指数(D )

a. 分别计算掌握者和未掌握者两组在某项目上的平均通过率,

记为

指数为: 则该项目的鉴别

b. 鉴别指数D 的大小,可以直观反映出该项目在多大程度上对掌握者和未掌握者作出了区分。D 值从-1.00到+1.00之间变化,越接近于+1.00, 题目区分度越高。 ②个人获得指数

a. 采取前测一后测方法,可获得在前测中错误回答某项目而在后测中能够正确回答的被试人数比例,此即该项目的个人获得指数,其值在0至+1.00之间变化,其大小直接反映了经过教学活动之后受益的被试比例。

b. 由于只考虑到前测中失败而在后测中通过的被试,却没有考虑到在前测中通过而在后测中反而失败的被试,因而其值不会出现负值,这使它所能反映的问题少于一般的区分度指标,因

此其应用也受到限制。

(2)相关系数

以相关系数为指标的区分度在-1.00至+1.00之间变化,当其值为负时,应检查题目的问题所在,予以修改或删除;当其值为正时,越接近于1,题目越有效;当其值为0时,题目不具区分力,一般不予保留,但在纯粹目标参照测验中应视该题所测内容在内容范围中的重要性而决定其取舍。

4. 试析社会的发展与需要在能力测验的产生与发展中的影响。

【答案】社会的发展与需要在能力测验的产生与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⑴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能力测验的呼声很高,传统的智力测验在此却显得势单力薄,不能够测出不同的知识和能力专长。由于社会迫切需要能够辨别和判断在不同能力因素上的个体间以及个体内差异,同时,因素分析方法又使一般智力中所蕴含的各种不同能力因素的辨别分类成为可能,能力倾向测验应运而生。

⑵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专业与工作职业的选择和咨询,以及人事工作的科学管理逐渐普及。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在不同的能力因素方面的优劣程度,从而能够最有成效地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社会分工的细化促使了能力倾向测验的诞生。

⑶成套能力倾向测验虽然往往包含了多种能力因素的测量,但一个测验不可能涵盖所有能力因素,其所制定的职业常模也不可能涵盖所有职业。因此,对于某些专业领域的人员选拔,能力倾向测验中若无针对相应能力的分测验,此时便无法提供任何帮助。特殊能力测验一般针对于一种特殊能力所包含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测量,测验性质介于成就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之间,其内容与相应的专业或职业训练的重点是一致的,而测量目的既想了解个体在此专业领域的既有水平,又想预测个体今后在此专业领域成功的可能性。

⑷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会有更细化的能力测验出现,并且这些测验会在信效度上有较大的提高,也会更适用于新的测量目的,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

5. 试结合中国心理测量界的现状讨论中国心理学会颁布《心理测验管理条例(试行)》和《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两个文件的意义。

【答案】中国心理学会颁布《心理测验管理条例(试行)》和《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两个文件对测验的使用、发行、测验分数的解释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近年来,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爆发逐渐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个体心理健康的层面上来,与此相聚而来的就是人们对于心理测验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大量的测量心理特征各方面的测验应运而生,针对当前社会上某些乱用心理测验,对测验结果胡乱解释的现象,中国心理学会颁布了《心理测验管理条例(试行)》和《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两个文件,用以肃清心理测验方面的不正之风。

(2)这两个文件的颁布为心理测验的规范使用提供了规范与要求,能够有效地克服社会上存

在的乱用,误用心理测验的现象,使得心理测验能够发挥在选拔人才人员、安置心理、诊断描述、评价和心理咨询等方面应有的作用。

6. CTT 模型及其假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1)CTT 模型

经典测验理论(CTT )假定,观察分数(记为X )与真分数(T )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并只相差一个随机误差(记之为E )。即:X=T+E, 这就是CTT 的数学模型。

(2)CTT 模型假设的内容

根据CTT 模型,可以引伸出3个相关联的假设公理:

①若一个人的某种心理特质可以用平行的测验反复测量足够多次,则其观察分数的平均值会接近于真分数,即:E (X )=T,或E (E )=0;

②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即:

③各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之间相关为零,即

其中,第2、第3条假设意在说明E 是个随机误差,没有包含系统误差在内,第1条假设则在于说明E 是个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7. 心理与教育测量在教育评价中有哪些主要应用领域?有哪些测验可资利用?

【答案】(1)在测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状况中的应用

①评价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在教育评价中居于主导地位,它包括3个方面的作用:

②摸清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③弄清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是评价教育过程中不同阶段成效的依据。

④弄清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是评价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措施、新的教育技术等有效与否的重要指标。

⑤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品德、学习能力、创造力、学习成绩、职业兴趣、性格、气质、心理健康状况。

(2)测量在教师与管理者评价中的应用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如下4个方面:

①教师的资格评定,即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是否达到基本要求,专业知识包括文化知识和教育心理学方面知识;

②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的评定;即教师的教学能力;

③教师的管理水平的评定,即教师在学生班级管理方面的能力;

④教师的个性评定。

其中,教师的资格和教学艺术水平是其中的核心内容。

8. 项目反应理论的三个常用项目参数是如何定义的?

【答案】无论是正态卵形函数还是Logistic 函数,除含有被试潜在特质参数0之外,均还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