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建筑设计基础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图所示三种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从左到右分别是( )。

A. 盆顶,平顶,卷棚

B. 盆顶,盏顶,歇山

C. 盔顶,盏顶,卷棚

D. 盔顶,盏顶,歇山

【答案】D

【解析】盔顶是古代汉族建筑的屋顶样式之一,由于屋顶曲线流畅,陡而复翘,宛如古代武士的头盔,因而命名为盔顶。其特征是没有正脊,各垂脊交会于屋顶正中,即宝顶。盏顶顶部有四个正脊围成为平顶,下接庑殿顶。盏顶梁结构多用四柱,加上枋子抹角或扒梁,形成四角或八角形屋面。顶部是平顶的屋顶四周加上一圈外檐。最右面一张图既是歇山顶,又是卷棚屋面,卷棚是室内天花的一种,歇山更重要。

2.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思想见于( )。

A. 《周礼》

B. 《商君书》

C. 《管子》

D. 《墨子》

【答案】C

【解析】《管子》立正篇记载:“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从思想上打破了《周礼》单一模式的束缚,强调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3. 我国颁布的有关绿色建筑的第一部国家标准是( )。

A.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B.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C. 《生态住区和住宅评价标准》

D. 《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及细则》

【答案】A

【解析】《绿色建筑标准》自2006年6月1日起实施,是我国颁布的有关绿色建筑的第一部国家标准。

4. 唐代东西两京城内的住宅形式多为( )。

A. 带两厢的四合院

B. 带围墙的三合院

C. 带回廊的山池院

D. 带回廊的四合院

【答案】D

【解析】隋、唐、五代的住宅没有实物遗留,只能根据文献或敦煌壁画及其他绘画进行研宄。住宅是由回廊连接两座主要房屋形成的四合院,形成廊院式住宅。贵族则在住宅后部或宅旁掘池造山,建造山池院或较大的园林。

5. 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设计者是谁?( )

A. 杨庭宝

B. 梁思成

C. 吕彦直

D. 庄俊

【答案】C

【解析】A 项,杨庭宝与梁思成齐名,在建筑界享有“南杨北梁”之誉。B 项,梁思成是中国建筑学家,曾从事中国古建筑的科学研究工作和建筑教育工作,并参加了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筑设计。其著有《梁思成文集》四卷、《清式营造则例》。C 项,吕彦直是年轻的建筑师。他因31岁设计了中山陵而名声鹊起,后来他又设计了广州中山纪念堂、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等。D 项,庄俊主要设计作品有天津扶轮中学、唐山交通大学、上海金城银行等。

6.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几句话精辟地论述了( )。

A. 空间与使用的辩证关系

B. 空间与实体的辩证关系

C. 有和无的辩证关系

D. 利益和功用的辩证关系

【答案】B

【解析】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

其无,有室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这句话是来说明建筑从组成角度分析,是由有形的实体与无形的虚空形成的空间,精辟地论述了空间与实体的辩证关系。

7. 2005年10月由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并实施了下列哪个规范?( )

A. 历史古迹园林保护规划规范

B. 历史文物建筑修复规范

C.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规范

D.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答案】D

【解析】由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于2005年发布并实施的规范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 ·50357-2005)。

8. 梁思成先生提出文物建筑维修的原则是( )。

A. 古为今用

B. 整旧如新

C. 修旧如旧

D. 复原重建

【答案】C

【解析】建国初期,针对北京城市的建筑,梁思成先生认为应该保护历史文化,在旧城周围建设新的行政、生活中心,对文物建筑维修也应修旧如旧,保持原有风貌。这也是大多数西方国家,文化建筑保护采取的方法。

9. 我国古代在建城选址上的首要原则是( )。

A. 具备“天人合一”的理想景观模式

B. 具备交通优势

C. 具备良好的防卫性

D. 具备方便的用水及防涝条件

【答案】D

【解析】古人在建城选址时,历代都重视解决水源问题,因为城市用水对于一个几十万至100万以上人口的都城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关于城市的排水问题,历代实践和记载也体现其建设的重要性。如清世袭承揽沟渠疏浚的董姓承包商“沟董”,即绘有北京内城沟渠图。

10.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采用的结构、空间样式为( )。

A. 金厢斗底槽

B. 副阶周匝

C. 单槽

D. 分心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