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郑州大学教育系863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张格尔叛乱

,在应该侵略者支【答案】张格尔叛乱是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至道光七年(1827年)

持下张格尔的民族分裂叛乱。大小和卓虽被镇压,但其后裔和少数叛乱分子并不甘心失败。1820年,逃亡浩罕国的大和卓的孙子张格尔,在英国侵略者的直接支持下,潜入喀什噶尔,煽动维吾

,张格尔叛军占领了天山南路的喀什噶尔、尔族上层发动了一次武装叛乱。道光六年(1826年)

英吉沙尔等城。英国侵略者也随之而入。清政府又派杨遇春等率领大军前去镇压。在各族人民特别是在维吾尔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清军屡败叛军,并收复了嘻什噶尔、英吉沙尔等失地。道光七年(1827年)十二月,清军俘获张格尔,叛乱被镇压下去,英国殖民者的侵略阴谋破产。

2. 剃发令

【答案】剃发令是指中国明末清初时期清政府强迫汉族、蒙古族及其它南方少数民族等,改剌满族发型的政策。顺治元年,多尔衮进入北京后,即宣布京城内外军民人等尽行剃发以示归顺,但遭到北京人民的强烈反对,不久被迫停止。次年,清兵进入南京,弘光政权灭亡,清廷于六月再次颁布剃发令,规定京城内外以十日为限,各省地方在接到命令后为限,所有文武官民都要剌发,衣冠服饰也要遵从清制,违抗者杀无赦。由于这项政策涉及民族文化认同,原因之一是为了消弱汉族的民族意识,方便统治,引起各族人民,尤其汉人的强烈反对与抵抗,结果遭致清廷的严厉处罚和血腥镇压从而加剧了清初的民族矛盾。

3. 一行

【答案】一行本名张遂是唐代僧人、天文学家,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恒星移动现象的人。同时他也倡议测量子午线的长短,并根据在河南实际测量的结果,算出子午线每一度长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此数字虽不很准确,但却是世界上第一次实测子午线的记录。他还同梁令攒合作,制成水运浑天铜仪,是世界上最旱的用机械转动的天文钟。一千多年后,为纪念这位出色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国际小行星组织将一颗星星命名为“一行小行星”。其所编《大衍历》是一部比较准确的历法,其编写体例结构亦为后代所沿用。

4. 律令格式

【答案】律令格式是隋唐法律的基本表现形式。律是对各种违法行为的惩罚条文。令是对国家典章制度的规定。格是政府以诏救形式颁布的各种禁令,主要是对违法者的处罚,可看作对律补充和变通条例。式是官府机构的办事章程。律、令创始于秦,格、式创始于东魏、西魏,至隋并行,唐沿用而更加完备,四者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构成严密的统治制度和法典体系,为后世法律所本。

5. 旧石器时代

【答案】旧石器时代是指远古人类历史上采用打制办法制造石器的时代。人类使用石制工具进行生产的时代被考古学称为石器时代。同时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300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1万年左右。它一般又被细分为早、中、晚三期。其早期,大约距今300万年~10余万年; 中期大约距今10余万年至4~5万年; 晚期大约距今4~5万年至1万年。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依靠采集坚果、浆果和种子来维持生存。在此期间,人类的最大进展是在智力方面,突出表现为首次创造了艺术,并用描绘动物和狩猎场景的岩画装饰山洞。

6. 更戍法

【答案】更戍法是北宋实行的一项军事政策。通过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的方式,防止军队为将领所独有。由于将领不随之调动,便出现了“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局面。此法虽对防止将领专权有利,却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宋神宗时,更戍法被罢废。

7. 井田制

【答案】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其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出现于商朝,西周时期发展成熟,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逐渐瓦

,解。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

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且要交一定的贡赋。井田制体现了中国夏、商、周三代社会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

8. 内圣外王

【答案】内圣外王,是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即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两者的结

,但其思想内涵与孔子在《大学》所提到的“大学合。“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

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统治天下的准则,即把个人修身的好坏看成政治好坏的关键这一观点相吻合,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步骤)被视为实现儒家“内圣外王”的途径,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被视为内圣之业,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被视为外王之业。“内圣外王”这一儒家思想也对中国的政治、伦理、文化以及哲学等产生重要影响。

9. 三法司

,专门审理重大案【答案】三法司是指中国旧制三个司法机关的合称,出自《商君书•定分》

件。汉代以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三个司法机关的会议,称三法司。重大案件皆由三个机关共同审理。明清两代以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为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又称“三司会审”。刑部主审理、都察院主纠察、大理寺主驳正,这是明代重要的司法审判和监察制度。刑部属六部之一,掌天下刑名、关禁之政令。大理寺是复审平反刑狱的机构,明代沿袭旧称,仍设大理寺卿一人,下设左、右二寺。虽刑部、都察院审理,审查过的案件均应由大理寺复查、驳正。

三法司并行体现了明代司法的慎性原则,防止司法监察权过于集中,滥用职权。

10.氏族公社

【答案】氏族公社是指原始社会后期以血缘关系结成的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是原始社会的高级阶段。氏族公社的历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母系氏族公社是氏族社会的主要阶段。其只要特点是:妇女居于支配地位,丈夫居于妻方,辈份从母系计算,财产由母系继承。父系氏族公社是由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组织形式。其主要特征是:男子居于支配地位,妻子从夫而居,辈份从父系计算,财产由父系继承。父系氏族制的产生是和农业及饲养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11.《崇祯历书》

【答案】《崇祯历书》是中国明代崇祯年间为改革历法而编的一部丛书。徐光启主编,李天经续成,从崇祯二年到七年前一后共用五年时间完成。它从多方面引进了欧洲古典天文学知识,内容包括天文学基本理论、三角学、几何学、天文仪器、日月和五大行星的运动、交食,全天星图,中西单位换算等,共四十六种,一百三十七卷,采用第谷的太阳系结构系统,计算方法中翻译了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中的许多章节,还有开普勒《论火星的运动》一书中的材料,历法计算中不用中国传统的代数学方法而改成几何学方法,这是中国天文学史和历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开始向近代天文学转变。明末未能根据《崇祯历书》来编算民用历书,清代

,直到清末。在《四库全书》中有一百卷开始使用根据《崇祯历书》编算的历书——《时宪历》

本的《西洋新法算书》是传教士汤若望根据《崇祯历书》删改而成的。

12.灵渠

【答案】灵渠是指秦朝在岭南地区开凿的水利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秦在征伐南越时,为了转运粮铜,命监御史禄率士兵在今广西兴安县凿渠引湘水进漓江,该渠长达33公里,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对我国南方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简答题

13.清朝设置了哪些特别行政区?采取了哪些不同于内地的管理方法?

【答案】清代在内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东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边疆等地设置特别行政区,采取和内地不同的管理办法。

(1)满族入关后,为了加强对内外蒙古地区的统治,清政府实行盟旗制度。旗,是内外蒙古最基本的行政单位。旗设扎萨克一人,掌管一旗政令;设协理台吉二人或四人,赞襄旗务。旗下设佐,佐设佐领;佐领听命于扎萨克,辅助管理民事。若干旗组成一盟,初为临时性的会盟,以后则变成相对固定的组织。盟设正、副盟长各一人,是经理藩院从各盟扎萨克及闲散王公中简选后奏请皇帝任命的。盟不是旗的上一级的行政区划,而是代表中央对所属各旗实行监督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