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男,24岁。形体壮硕,肌肉结实,消谷善饥,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针刺治疗应在常规取穴的基础上加()。 三阴交、水分。 肾俞、关元。 膻中、内关。 脾俞、足三里。 上巨虚、内庭。
中医文献中首先记载“消渴”患者尿甜的是() A.《金匮要略》。 B.《外台秘要》。 C.《备急千金要方》。 D.《儒门事亲》。 E.《河间六书》。
下列关于蜡型材料的熔解温度和全部熔解时的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一样。 后者比前者高5~10℃。 前者比后者高5~10℃。 后者比前者高20~25℃。 后者比前者高10~20℃。
中医文献中最早设专题讨论“消渴”的是() A.《黄帝内经》。 B.《金匮要略》。 C.《诸病源候论》。 D.《外台秘要》。 E.《备急千金要方》。
患者吴某,女,42岁。皮肤瘙痒,可见丘疹呈正常皮色或红色,食辛辣食物加重,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者。治疗主要的取穴是()。 阿是穴、曲池、合谷、血海、膈俞、风池、外关。 阿是穴、曲池、合谷、血海、肝俞、脾俞、三阴交。 阿是穴、曲池、合谷、血海、膈俞、肝俞、太冲。 阿是穴、曲池、合谷、血海、膈俞、脾俞、三阴交。 阿是穴、曲池、合谷、血海、肝俞、阴陵泉、三阴交。
患者男,69岁。视力明显减退2年。视近清晰,视远模糊,视力减退,见眼易疲劳,神疲乏力,面色不华,头晕心悸,纳呆便溏,舌淡,脉细。辨证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