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821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内生增长理论

【答案】内生增长理论是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种,它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内生增长理论用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认为经济的长期增长依赖于储蓄率和其他因素,而不仅仅依赖于劳动力的增长率。其重要特征就是试图使增长率内生化。根据基本假定条件的差异可以将内生增长理论分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和垄断竟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按照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使稳定增长率内生化的两条基本途径就是:①将技术进步率内生化; ②如果可以被积累的生产要素有固定报酬,那么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稳态增长率被要素的积累所影响。

2.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

【答案】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表示的是不同时期为购买一篮子商品所支付的成本的价格指数,用来描述经济中的价格水平。这一篮子商品通常包括食品、衣服、住房、燃油、交通运输、学费及其他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商品和服务。消费价格指数的公式为:

3. 边际消费倾向

【答案】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 opensity to consume,简称为MPC )指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其公式为:

式中,△C 表示增加的消费,△Y 表示增加的收入。按照凯恩斯的观点,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着一条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因此,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0和1之间波动。

当消费函数为线性函数时,MPC=β。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0

30年代大萧条的原因。

4. 节俭悖论

【答案】传统的观点认为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但是凯恩斯却提出了与之相矛盾的观点。根据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产出由包含消费支出的总需求决定,也就是说,消费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国民产出的增加,消费支出的减少会引起国民产出的减少,即消费变动与国民产出变动呈正向变动关系。同时由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知道消费与储蓄具有互补关系,因而可得出储蓄变动与国民产出变动呈反向变动关系。也就是说,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产出,使国家经济衰退,对十社会来讲是恶的; 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产出,使经济繁荣,对十社会来讲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俭悖论”。

5. 总供给曲线

【答案】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提供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总供给函数表示总产出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种关系的曲线称为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是根据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推导得到的,当资本存量一定时,总产出水平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边际产出递减。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当劳动力需求等于劳动力供给时,就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就业量。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对货币工资变动能作何反应的假定。在短期,就业量的变化是引起总供给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 在长期,资本积累的变化、技术进步等都会影响总供给水平。

二、简答题

6. 试简析投资波动剧烈的原因。

【答案】投资剧烈波动的原因包括:

(1)加速原理。这一理论假设,投资只和产量变动有关,即在一个时期内资本存量调整到意愿资本存量水平(并假设意愿的资本一产出比率v 为常数)与资本的租用成本无关,而只和产量变化成比例,则有

产出变动。

(2)厂商预期的不确定性。这是由凯恩斯提出的。他用本能冲动(animal spirits )这个词来说明投资者的乐观和悲观情绪。厂商的预期受其情绪影响而易变动,预期无实在的根据。因为投资者作出决策所依据的基础是不可靠的,所以投资也极易变动。

(3)投资时间的灵活性。投资是在长期中进行的,投资的具体时期则是易于变动的。比如企业要进行投资时,经济正处于衰退,企业无法肯定衰退会在何时结束,从而就会把投资延期,等到经济开始复苏时再投资,从而导致在经济复苏时可能会出现投资过多的现象。这样,投资时间的灵活性就加剧了投资波动。这表明投资与国民收入的变动是紧密相关的。

。这一式子表明,当期投资I t 取决于产出的变动(Y t -Y t-1)和资本一产出比率v 、v 称为加速数。由于v>1,所以,投资变动大于

7. 摩擦性失业是不是一种自愿性失业,为什么?

【答案】摩擦性失业不是一种自愿性失业,因为造成这两种失业的原因是不同的。

自愿性失业是指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条件而自愿选择失业。当工资条件发生变化时,这些人才决定是否就业。

摩擦性失业并不具有自愿性。它是因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因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它被看作一种求职性失业,即一方面存在职位空缺,另一方面存在着与此数量对应的寻找下作的失业者。这是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具有不完备性,厂商找到所需要的雇员和失业者找到合适的工作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产业结构的调整都会相应引起劳动力在各行业问的调整,通常由于流动成本、职业技能、个人特长或居住地区等原因的存在,会造成劳动力暂时地失业。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期都存在,并随着经济结构变化的加快而逐渐增大。

8. 简述IS-LM 模型的内容和意义。

【答案】(1)IS-LM 模型的内容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虽然论述了利息和收入水平的关系,但陷入了循环推论:利率通过投资影响收入,而收入通过货币需求又影响利率; 或者反过来说,收入依赖于利率,而利率又依赖于收入。希克斯在《凯恩斯先生和古典学派:一个尝试性解释》一文中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即IS-LM 模型,以解决循环推论的问题。

在IS 曲线上,有一系列使产品市场均衡的利率及收入组合点; 在LM 曲线上,有一系列使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及收入组合点。IS 曲线与LM 曲线交于一点,在该点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其数值可通过解IS 与LM 的联立方程组得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如图所示。

图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图中,IS 曲线与LM 曲线交于E 点,这时决定的国民收入与利率使得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实现了均衡。E 点以外的任何一点,都表示存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状态。(2)IS-LM 模型的意义

IS-LM 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是对凯恩斯经济理论整个体系的最流行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