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金融学专业复试-2004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2004年研究生入学金融学复试试题
(2004年4月)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中国人民银行现行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有几个层次,请给出它们的定义。
2.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3.什么是交叉汇率?
4.什么是可转换债?
5.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市场风险?
6.什么是冲销(Sterilization)政策?
二、简述题(每题12分,共48分)
1.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宏观经济变量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试分析一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利与弊。
3.简述利率与股票市场波动之间的关系。
4.什么是银行的一级、二级和三级资本?为什么对银行的监管特别要强调资本金?
三、论述题(共22分)
论货币政策时滞与通货膨胀控制。
答案部分: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2004年研究生入学金融学复试试题
(2004年4月)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中国人民银行现行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有几个层次,请给出它们的定义。
答: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00年11月的银行概览,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
M 0=流通中现金
M 1=M 0+活期存款
M 2=M 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2.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答: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也称中介业务、代理业务、居间业务,它是指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材,以中间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或其他委托事项,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中间业务最基本的性质主要有以下几点:
(1)居间的地位。商业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的时候,不直接作为信用活动的一方出现,即不直接以债权人或债务人的身份参与。
(2)“或有资产”、“或有负债”性质。中间业务并不是完全孤立的业务,有些中间业务与资产和负债业务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特别是有些中间业务带有“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性质。在一定条件下,一些中间业务可能会转变未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而失去了这些条件,也不可能发生转变。像银行的担保承诺、期权交易、掉期交易,都可能随时转化为现实的资产负债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