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662设计理论之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662设计理论之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662设计理论之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 6 2018年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662设计理论之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 11 2018年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662设计理论之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 16 2018年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662设计理论之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 20
一、名词解释
1. 回纹
【答案】回纹是商代青铜器的装饰。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相结合的方法,构成单独纹样,装饰在器物的主要部位。通常是以饕餮纹作为主纹,以回纹作为地纹。
2. 鼎
【答案】鼎是煮肉食的器物。一般是圆体,三足,双耳。鼎的造型的变化,反映着不同的时代特征。鼎在古代除了是一种实用品,还是权力的象征。用鼎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例如天子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一或三鼎,而普通人则不能用。司母戊鼎是我国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铜器。
3. 长信宫灯
【答案】长信宫灯以汉代宫女形象为基本造型,灯身通体鎏金,有铭文“长信”二字。宫女作跪坐状,以左手持握灯座底部的座柄,右臂高举,袖口向下宽展如同倒置的喇叭,与体腔为空心相连,燃灯时起到烟道和消烟的功能。灯盘呈“豆”形,可以调节照度和照射方向。长信宫灯的设计,将功能性、科学性与灯的造型设计完美地统一起来。
4. 觯
【答案】饮酒器。圆腹,敞口,圈足,像一种小瓶。《说文·角部》:“觯,乡饮酒角也。”有谓解是专用以酬客,或罚饮射之不胜者。
5. 夹纻
【答案】一种轻巧漆器胎体的制作方法,纻即麻布。做法是以木或泥做成内胎,以涂漆灰的麻布等裱糊若干层,去掉内胎,再于麻布壳上髹漆。始于战国,流行于两汉。魏晋以来,多用于制作塑像。
6. 彩陶鱼鸟纹细颈瓶
【答案】仰韶文化彩陶,高21.6厘米,画径2.1厘米,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泥质红陶,遍体磨光。器形尤如葫芦,小口,细颈,阔肩,扁腹,肩腹间有脊棱,腹下部收,小平底。瓶身以黑彩绘水。鸟衔鱼纹。造型秀美,构图简单生动。
7. 惠山泥人
【答案】惠山泥人是江苏无锡惠山泥塑的总称。因以制作阿福最有特色,因此人们又称它为“大阿福”或“惠山泥阿福”。惠山泥人的特色是大胆的夸张和强烈的色彩,并且具有浓厚的民间特色。在清代,惠山泥人的生产旺季多在二、二月的香汛时节,并且远销南洋一带。
8. 铜镜
【答案】以青铜铸造的鉴容用具。正面光滑明亮,背面常有装饰图案。中国早期的铜镜已见于齐家文化遗址,经战国两汉、唐两个高峰后,艺术转向衰落,入清,为玻璃镜取代。
9. 李叔同
【答案】李叔同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艺术家,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1918年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别度为僧,号弘一法师。李叔同早年的书法由篆入隶,致力于魏碑,颇得《张猛龙》、《始平公造像》体势,体健潇洒,才情毕现。出家后饭依行书,字取长势间架单纯,线条稚拙藏锋,风格平淡、恬静、冲逸,具有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晚年之作愈加笔笔气舒,笔笔锋藏,笔笔神敛,具有敛神藏锋,定慧于心的气韵。音乐作品有《送别歌》、画作有《自画像》。其清净无为的艺术格调恐后人难以企及。
10.鍪
【答案】鍪是一种锅,扁圆腹,圜底,敛颈而口沿外张,流畅的曲线轮廓,造型优美。黎的肩腹交接处附有环耳,有的对称,有的一大一小,有的则仅有一耳,变化多样。耳上常饰以叶脉纹。
二、填空题
11.彩陶工艺以_____取胜,而黑陶以_____见长。
【答案】装饰;造型
12.汉代铜灯的形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豆形灯;雁足灯;人形灯;兽首形
13.仰韶文化中以_____、_____为主要代表。
【答案】人面角纹盆;鹳鸟角石斧
14.唐代染织图案中著名的对称纹装饰被称为_____。
【答案】陵阳公样
15.六朝时漆器的_____工艺是这一时期新创的。
【答案】夹伫法、斑漆、绿沉漆
16.原始社会工艺美术时期石工艺种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雕刻品;刮削器;石钻;投掷尖状器
17.太平天国设立了从事专业生产的“_____”,按军制编组。有土营(建筑)、木营(木工艺)、金匠营(金银工艺)、织营〔染织工艺)、绣锦营(刺绣工艺)、镌刻营(雕刻工艺)等。
【答案】诸匠营
18.花瓷是_____彩瓷,始创于_____代。
【答案】釉上彩;元代
三、简答题
19.简述青瓷的装饰方法。
【答案】(1)压印——是用刻花的印模在瓷坯未干时印压出各种装饰花纹,如同盖图章一样。
(2)刻花——是用一种较硬的工具在瓷坯上刻画出各种装饰线纹。
(3)堆贴——是用瓷泥捏塑成各种物象,贴饰在瓷坯上,使形成浮雕的效果。
(4)塑饰——是用瓷泥捏塑成各种物象,装饰在瓷坯上,具有立体效果。
(5)雕镂——此种装饰方法多运用在各种瓷炉上,在瓷坯上雕成透空的圆孔、二角孔等。
(6)釉彩——是指用不同的色釉在瓷上加彩,这是瓷上彩釉装饰的先声。
20.简述明代工艺美术的总特征。
【答案】明代的工艺美术在织锦、棉纺、陶瓷、漆器、金工、家具、雕刻以及建筑装饰等方面,都得到较全面的发展。其艺术风格,达到了十分精练的程度,具有端庄、敦厚的特点。绘画已较普遍地应用在装饰上。明代的工艺美术领域明显地形成了宫廷工艺和民间工艺两大体系。这一时期是我国工艺美术民族风格发展的成熟时期,基本上具备了近代特色的主要特征。
21.简述明代土艺美术的风格特征?
【答案】明代的工艺美术,可以看出它己具备我国工艺美术民族风格的多种特点:完整、庄重、敦厚、大方、明快、宏健,而又富于装饰美,这己是东方工艺美术的完备时期。同时,宫廷工艺和民间工艺的分化已明显形成两大系,并表现才出各不相同的创作特点和审美情趣。在装饰中,吉祥图案的广泛应用,也成为此一时期的艺术特点。
22.简述你对“画像石(砖)”的认识。
【答案】(1)画像石与画像砖是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或享祠的建筑材料,兼具绘画与雕刻两种造型形式。画像石是一种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或享祠的建筑石材,属于石刻,汉代最为盛行。其题材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天文星象、社会生活等。技法有线刻、浅浮雕等。造型洗练,风格朴拙。以孝堂山画像、武梁祠画像为代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