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男孩,高热7天,皮肤黏膜损害3天入院。体检:热病容,反应良好。结膜充血,唇和口腔黏膜发红、干裂。右颈淋巴结1个2cm×1.5cm。全身红色斑丘疹,手足微肿胀。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WBC18×109 /L,血培养阴性。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败血症。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川崎病。 风湿热。
3岁患儿,一周前感冒,两天前出现针尖大小的皮下瘀点和大片瘀斑,色红鲜明,分布不均,以四肢较多,伴有鼻出血及牙龈出血。血常规示:血小板减少。该患儿所患疾病是() 过敏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川崎病。 白血病。 败血症。
内源性哮喘最常见的类型是() A.感染性哮喘。 B.精神性哮喘。 C.阿司匹林哮喘。 D.运动性哮喘。 E.过敏性哮喘。
关于局麻药高敏反应,下述哪些正确() 易发生在大剂量使用局麻药时。 酯类比酰胺类发生率高。 表现为过敏性休克。 表现为毒性反应。 剂量常在正常范围内。
不符合支气管哮喘的是() A.肺泡上皮细胞的基底膜薄弱并有缺损。 B.所有小的及中等的支气管充满了黏稠的分泌物。 C.支气管收缩引起肺的过度膨胀。 D.纤毛上皮细胞脱落、基底膜露出。 E.肺膨胀、肺气肿,黏液栓塞局部肺不张。
患者男,70岁,因“右下腹及脐周隐痛伴消瘦3年,频发低热2个月”来诊。查体:锁骨上区及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右下腹可触及6cm×4cm包块,较硬,尚可推动,压痛。结合其他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右侧结肠癌。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肿物穿透浆膜至肠壁外组织,区域淋巴结转移4/10,脉管(+),神经(+)。目前,对肠癌药物治疗具有疗效预测作用的基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