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802农业经济学[专业学位]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答案】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标准有:

(1)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农业资源,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农业各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要与农业的自然、经济资源条件相适应。若应该或可能利用的资源未能充分合理利用,存在着闲置或浪费,则农业产业结构自然就不合理。

(2)能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

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应该能保持和建立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呈良胜循环。

(3)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农业产业结构要不断地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4)农业各部门能协调发展

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应是农业各部门获得协调发展的结构。只有遵循农业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才能实现相互间的协调发展。

评价和衡量农业产业结构的标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评价一个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不能只进行微观的分析,还要从全局出发,进行宏观的考察,只有将两者相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 试分析农产品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功能与基本原理。

【答案】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现价格功能是指期货交易所将同一期货农产品的众多买卖者集中在一起,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期货交易运行机制而形成的具有真实性、连续性、权威性、未来性价格的过程。

期货市场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发现价格:

a. 市场供给

本期产量Q ts 取决十本期预期价格P te ,本期预期价格P te 等于本期期货价格P tf ,而期货价格是

建立在大量供求信息基础上的,从而能够比较正确地反映未来供求。

b.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也将受期货市场价格的影响,Q td =f(P tf ),即本期需求Q td 。取决于本期期货价格P tf :并随之不断调整。

市场供求在期货价格引导下,不断得到事先调节,从而提前向新的均衡点收敛,即市场供求在期货价格调节下不断收敛于新的均衡点。

存在农产品期货市场情况下形成的价格比只有农产品现货市场情况下形成的价格更接近理论上的均衡价格,农产品期货价格对于现货价格的长期均衡具有重要作用。

3. 什么是土地? 土地的自然和经济特点有哪些?

【答案】(1)土地的定义土地是指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以及与之相连的土壤、气候、地貌、岩石、水文、植被等一切自然条件。

(2)土地的自然特性

①土地是自然的产物,面积是有限的

a. 内容

土地面积有限性,不仅是指整个地球、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土地面积有限,而且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一定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林、牧、渔各类用地都是相对有限的。

b. 意义

充分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土地资源; 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使有限的土地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

②土地位置是固定的,不能移动

a. 内容

土地本身不能移动一一土地总是与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联系,不像其他生产资料可根据需要而转移其存在的位置;

土地人造物不能移动一一为改造和利用土地所进行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一经与土地结合,便不能分离。

b. 意义

纵向一一根据需要和可能合理改造土地;

横向一一因地制宜地利用各地区的土地资源;

人造物一一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决策决不能草率,必须长远规划,讲求投资的长期效果。

③土地能永久利用,土壤肥力可以不断提高

a. 内容

十地只要合理利用,对农作物起培育作用的十壤肥力小仅小会耗竭,反而会小断提高,成为一种永续利用的生产资料。人工肥力与自然肥力融合在一起形成有效的经济肥力。

b. 意义

为解决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同土地面积有限的矛盾展示了光明的前景。

④土地生产力具有差异性

a. 内容

土地生产力就是指土地生产农产品的能力,由于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的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差异性及成土母质中的矿物元素分布不均匀,即使在两块相近的土地上投人同样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其产出也不会完全相同。

b. 原因,主要有两种:不同区位的土地自然肥力各不相同; 人类活动的影响造成土地生产力存在差异。

c. 意义

生产力的差异性直接影响着土地的经济价值、利用力一向和经营力式,在农业生产中不应忽视。

(3)土地的经济特性

①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a. 内容

总体性稀缺一一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的不平衡,

结构性稀缺一一某些地区和某种用途的土地权属、地价、地租等经济关系和经济问题, b. 意义

珍惜土地,节约利用土地和集约经营土地。

②土地利用的区位性

a. 内容

土地位置的差别造成其用途不同和生产力的差异。

b. 意义

人们在利用十地时,必须根据十地自身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所处的社会经济条件的适宜性进行区位选择,发展最适宜的生产项目,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③土地利用方向变史的困难性

a. 内容

土地一旦开发利用投入某项生产之后,要改变其利用方向则十分困难,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b. 原因

农产品生产具有严格的季节性,土地利用方向无法在不适宜的季节中改变;

不同的农作物对土地质量有特殊要求。

c. 意义

在确定土地的用途时,必须慎重考虑,作全面长远的规划。

④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a. 内容

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连续追加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时,在达到一定阶段之前,产量会随投入的增加而不断增加。但是当投入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每增加一单位的投入所能新增加的产量会愈来愈少,最后会减少为零,甚至成为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