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881传热学二[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写出努谢尔数
与毕渥数
数
表达式并比较异同。
与
数
完全相同,但二者的物理意义却不数一般是待定准则。
数的物理意
【答案】从形式上看
,
同。
数中的为流体的导热系数,而一般未知,因而
数一般是已定准则。
义表示壁面附近流体的无量纲温度梯度,它表示流体对流换的强弱。而导热系数,且一般情况下已知,
与外部对流热阻
的相对大小。
数中的为导热物体的
数的物理意义是导热体内部导热热阻
2. 有人说,在电子器件的多种冷却方式中,自然对流是一种最可靠(最安全)、最经济、无污染(噪音也是一种污染)的冷却方式。试对这一说法作出评价,并说明这种冷却方式有什么不足之处?有什么方法可作一定程度的弥补?
【答案】电流通过电子器件时会产生焦耳热,导致温度上升,于是产生了周围空气自然对流的动力。这种冷却方式无需外加动力,亦无噪声,而且一旦停电,电子器件也就不工作了,因而也就不存在冷却问题,因而说它是最可靠、最经济、无噪声污染的冷却方式是合适的。自然对流冷却方式的最大不足是其换热强度低。一种弥补的方法是采用扩展表面,即在热表面上加装垂直放置的肋片,以增加散热面积。
3. 非稳态导热物体可以用集总参数法分析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导热物体内部导热热阻忽略不计,即任一时刻物体内温度相同。实用判别条件为
:
或
(M 是与物体几何形状有关的无量纲数)
4. 简述温室效应是怎么回事?
【答案】(1)对于普通玻璃、塑料薄膜、非对称的双原子气体及多元子气体等介质,可以透射可见光,但可以阻隔红外线。
(2)当可见光透射过这些介质后,被这些介质包围的固体吸收; (3)另一方面,固体的温度相对较低,发出的辐射能绝大部分是红外线。
(4)红外线无法透过这些介质,使得被这些介质包围的固体的温度升高。这就是温室效应。
5. 试说明集总参数法的物理概念及数学上处理的特点。
【答案】(1)集总参数法的物理概念是指当内外热阻之比趋于零时,影响换热的主要环节是
在边界上的换热能力,而内部由于热阻很小而温度趋于均匀,以至于不需要关心温度在空间的分布,温度只是时间的函数;
(2)集总参数法数学上处理的特点:数学描述上由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大大降低了求解难度。
6. 饱和水在水平加热表面上沸腾(壁面温度可控)时,随着壁面过热度的增加,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是否也增加?为什么?
【答案】在自然对流区和核态沸腾区,随着壁面过热度热系数是增加的,因随增加。
当进一步提高再提高
时,进入过渡沸腾区。这时,由于的增加,在加热表面上形成一层汽膜,汽
膜的导热系数较小,热阻增加,致使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下降。
进入稳定膜态沸腾区,加热表面上形成稳定的汽膜层。这时汽化只能在汽-液交界
的増加而增加。
面上进行。汽化所需热量靠导热、对流、辐射通过汽膜传递。因这时壁温很高,辐射热量急剧增加,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又随
的增加,沸腾换热表面传
的増加产生汽泡的核心数增加,汽泡对流体的扰动剧增,表面传热系数
二、计算题
7. 水以温度
的流量在内径试求水被冷却到
的管内流动,管子内壁面的温度保持时的管子长度。
计算公式:管内层流流动换热管内紊流流动换热:管外流动:【答案】定性温度:查处相关物性。代入紊流公式,得:由能量平衡得:
为紊流。
。
水的进口
给出水的物性量为:
8. 截面积1m ×1m 的矩形地下管沟中敷设了一根外径
质量流量
保温层,
其导热系数
管沟内空气温度
数
试求:(1)每米长蒸汽输送管道的热损失
表面发射率
管沟壁面温度
=150mm
的水平蒸汽输送管道。温度
己测得保温层外表面温度发射率
如忽略管壁导热热阻,
)
,的饱和水蒸气从管道的一端送入蒸汽管外包有一层厚50mm 的
(2)保温层外表面与空气间的自然对流表面传热系
每米长管道的热损失为:
(3)入口饱和水蒸汽完全变成饱和水时需经过的管长度L? (水蒸汽的汽化潜热【答案】(1)忽略管壁导热热阻,管内、外壁温
(2)每米长管道的辐射热损失为:
每米长管道的对流热损失为:
(3)
9. 如图所示表面间的角系数可否表示为
:更正。
【答案】分解性原理的基本形式为:
利用互换性原理可改写为:
对于
完整的书写形式为
如有错误,请予
,化简后则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