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801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运用科斯定理与庇古税解决外部问题的差别。

【答案】(l )外部问题又称外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的活动对未参与市场交易的其他当事人产生了直接影响。根据外部性的性质,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一个当事人的行为对其他主体造成直接的有利影响,就是正外部性,如养蜂农户对果园主等; 一个当事人的行为对其他主体造成直接的不利影响,就是负外部性,如排污等。

(2)科斯定理和庇古税都是解决负外部性的方法。负外部性的本质是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从而造成私人最优产量大于社会最优产量。

科斯定理是由经济学家科斯提出的,他认为解决外部性的一个有效方法是明确产权。产权是指使用某种资源并从中获益的权利。以化肥厂往河流排污为例,科斯认为:如果明确了河流的产权,这

,则一问题将通过市场自动解决。例如,假设化肥厂拥有使用河流的产权(同时拥有污染的权力)

,使得化河流下游的使用者(如养鱼场)会主动向化肥厂支付排污成本(提高了污染的机会成本)

肥厂的排污量减少到社会最优排污量。如果养鱼场拥有使用河流的产权,则化肥厂会主动向养鱼场支付费用,“购买”一定量的河流排污权,使得化肥厂的排污量从零提高到社会最优排污量。因此,无论产权归谁所有,最后化肥厂的排污量都是社会最优排污量。科斯定理解决负外部性的本质在于明确产权,然后由市场自行消除负外部性。

庇古税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庇古提出的,他建议对排污者征税,税额等于排污者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通过征税,使排污者带来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从而可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水平,实现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庇古税的本质是通过外部性问题内部化来解决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不一致的问题,达到消除负外部性的目的。

2. 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这些因素对需求价格弹性的具体影响是怎样的?

【答案】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

(1)商品的可替代性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 相反,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小。对一种商品所下的定义越明确越狭窄,这种商品的相近的替代品往往就越多,需求的价格弹性也就越大。

(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相反,用途越是狭窄,它的

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小。

(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消费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越大; 反之,则越小。

(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问

一般说来,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长,则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反之,则越小。

3. 简述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和特点。

【答案】(1)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

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都是可变的,完全竞争厂商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调整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LMC。在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给定的条件下,厂商在长期生产中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对最优的生产规模的选择,另一方面表现为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决策。

①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长期生产中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与短期不同,在长期内,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都是可变的,从而厂商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规模以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从图可以看出,在长期,厂商通过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使自己的状况得到改善,从而获得了比在短期内所能获得的更大的利润。

②厂商进出一个行业

厂商进入或退出行业

通过图中的描述可以看出,完全竞争厂尚的长期均衡出现在LAC 曲线的最低点。这时,生产的平均成本降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商品的价格也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即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

MR=LMC=SMC=LAC=SAC

式中,MR=AR=P。此时,单个厂商的利润为零。

(2)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状态的特点

①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生存下来的厂商都具有最高的经济效率、最低的成本。

②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生存下来的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如果有超额利润,新的厂商就会被吸引进来,造成整个市场的供给量扩大,使市场价格下降到各个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为止。 ③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每个厂商提供的产量,不仅必然是其短期平均成本(SAC )曲线之最低点的产量,而且必然是其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之最低点的产量,如图所示。

4. 为什么说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是庸俗的分配论?

【答案】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西方经济学家们得出结论:要素所有者是按照要素的贡献大小得到要素的价格即报酬,而他之所以得到该报酬,是因为他提供要素时遭受了等值的“负效用”的损失。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剥削。除此之外,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还存在如下一些具体的缺陷:

(1)资本衡量问题。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如MP L 、MP K 等)是根据生产函数求得的,而生产函数中所包括的变量又必须由实物单位加以表示。然而,资本却找不到一个人致适用的实物单位。既然资本缺乏一个共同的单位。那么生产函数中的资本(K )也就无法加以衡量,从而也就

找不到资本的边际生产率。这样,边际生产率分配论赖以成立的“MR K =利息”的说法就无从成立。

(2)资本家投资及多寡与“节欲”或“等待”关系问题。按照边际生产率分配论,资本家获得的利息是资本家由于“节欲”或“等待”而承受的“负效用”。事实证明,“节欲”或“等待”是什么东西也制造不出来的,资本家的投资或投资的多寡根本与“节欲”或“等待”无关。

(3)收入分配理论牵涉到对不同的社会人群或阶级的收入作出评价的问题,即以经济学的术语来解释各种人群的收入是否正当或公平合理的问题。因此,它含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