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武汉音乐学院音乐(专业学位)613专业主科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沈心工

【答案】沈心工(1870--1947)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上海市人,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著名的音乐教育家。1897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师范学堂。1902年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同年在东京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的创作。1903年回国仟教原校,后担任附小校长.1911年仟该校校长。1922年兼任大学训育主任. 先后编创了许多学堂乐歌作品和。《学校唱歌集》等. 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1947年病逝于上海。

2.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

【答案】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的前身是北京大学音乐团,该会正式建立于1919年1月,由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任会长,由萧友梅等知名音乐家进行指导,会员最多时达二百多人,最主要是北大学生,内分丝竹、昆曲、古琴、钢琴、提琴、歌唱等组。贯彻中西兼顾的方针多次公开演出,为我国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同登一台表演开了风气之先。还出版了十五期音乐期刊《音乐杂志》。

3. 左翼音乐运动

【答案】“左翼音乐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左翼音乐工作者为骨干井团结爱国民主音乐力量的无产阶级革命音乐运动。在革命歌曲创作和群众歌咏运动的发动组织方面,创造了丰硕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著名的左翼革命音乐组织有:聂吓、王旦东、李元庆等组织的“比平左翼音乐家联盟”; 聂耳、田汉和任光组织的“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 聂耳、田汉、任光、吕骥等人成立的“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

4. 青主

【答案】青主是音乐美学家、作曲家。青主撰写的音乐美学专著《乐话》和《音乐通论》,是我国近代较早的具有较为完整体系的音乐美学论著。他创作有中国最早的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出版了《清歌集》,并与夫人华丽丝合作了歌集《音境》,是我国近代音乐美学的开拓者、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先驱人物之一。

5. 刘雪庵

【答案】刘雪庵是作曲家。他的旱期作品主要为抒情乐曲,其中《踏雪寻梅》、《飘零的落花》、《枫桥夜泊》等乐曲典雅高洁,温柔敦厚,艺术韵味浓郁; 另一类抒情乐曲则借鉴占乐府的通俗易懂,如《早行乐》、《采莲谣》等婉转动听,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九·一八”事变后其创作风格转变为铁与血的呐喊,代表作有抗战歌曲《长城谣》、《离家》、《上前线》:独唱歌曲《红豆词》、《春

夜洛城闻笛》:钢琴曲《中国组曲》等。

6. 黄自

【答案】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沙川(今上海市人),我国现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年入清华学校,1921年开始学习钢琴,1922年开始学习和声,1924年赴美国留学,入欧伯林大学学心理学,1926年学习音乐理论,作曲和钢琴1928年转入耶鲁大学继续学习音乐。1929年创作交响序曲《怀旧》并获学士学位并回国1930年任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作曲教授兼教务主任. 其创作的题材,体裁丰富多样。作品风格典雅精致,旋律简洁流畅,结构工整严谨,并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音乐家。

二、选择题

7. 黄源洛借鉴西洋歌剧创作手法而创作的歌剧作品( )在抗战时期国统区产生了重大影响。

A. 《秋子》

B. 《观音》

C. 《荆柯》

D. 《大地之歌》

【答案】A

【解析】二幕中国歌剧《秋子》,李喜、藏云远合作编剧,黄源洛作曲。《秋子》是近代歌剧中唯一一部采用西方大歌剧形式创作的中国歌剧作品,以强烈现实主义反映抗体战争中日本国民的反战思想,突出主人公秋子和宫毅悲剧人物性格塑造。将爱情与人生的苦难心理描绘,戏剧性矛盾冲突的安置与展开,同咏叹调、宜叙调、合唱、管弦乐、舞蹈场面交织的正歌剧形式结合起来,产生了巨大的时代震撼力。

8. 歌曲《义勇军进行曲》的指挥图示是( )。

A. 二拍子

B. 三拍子

C. 四拍子

D. 五拍子

【答案】A

【解析】《义勇军进行曲》是2/4拍,故为二拍子。

9. 中国近代音乐历史上最早建立的一所专门训练歌舞人才的教育机构是( )。

A.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音乐科

B. 国立音乐院

C. 中华歌舞专门学校

D. 明月歌剧社

【答案】C

【解析】1927年2月,黎锦晖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专门培养歌舞人才的“中华歌舞专修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培养歌舞人才的学校。黎锦晖聘请当时在歌舞上深有造诣的中外师资,除了有系统的课程施教之外,还开设乐理、器乐、时事、外语等启发式教育,因材施教。上海的流行音乐及电影世界,几乎为他所培养的人才为主导。此外还孕育了两个对中国娱乐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人:一个是原名周小红,后来经他改名的周漩; 一个是来自云南的聂耳,他为电影《风云儿女》写的一首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0.我国近代第一个明确抱着“音乐救国的理想而踏上音乐研究道路”的音乐学家是( )。

A. 杨荫浏

B. 王光祈

C. 曾志态

D. 郑觐文

【答案】B

【解析】土光祈怀有借助音乐之力唤醒民族,完成民族文化复兴运动的理想,主张一面先行整理古代音乐,一面辛勤采集民间流行的谣曲,然后再利用西洋音乐的科学方法,创造出“可以代表‘中华民族性’的国乐”。为此,他对西洋音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分门别类地写成专著和论文,向国人介绍。他认为国乐“必须吾人自行创造”,而“不能强以西乐代危”,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此,他又对中国音乐和东方民族音乐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此外,他还写了不少向西方各国介绍中国音乐的文章。

11.我国有许多地方剧种,如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等等,可谓“百花齐放”。下列选项中具有山东地方特色的剧种是( )。

A. 越剧

B. 吕剧

C. 黄梅戏

D. 评剧

【答案】B

【解析】吕剧,又名“化装扬琴”、“琴戏”,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迄今有100年历史。

12.抗战后期,( )创作了一首带有民间说唱风格的讽刺歌曲《茶馆小调》。

A. 舒模

B. 费克

C. 宋扬

D. 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