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857细胞生物学(F)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857细胞生物学(F )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2
2018年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857细胞生物学(F )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二)..82018年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857细胞生物学(F )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三)132018年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857细胞生物学(F )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四)192018年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857细胞生物学(F )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五)26
第 1 页,共 30 页
一、名词解释
1.
细胞学说
【答案】
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
物的基本单位。1838年,
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
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1839年,
德国动物学家施旺
和生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指出动植物都是细胞的聚合物。
2.
【答案】的中文意思是真核细胞,是指有膜结构围成的细胞核,DNA 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体),基因组至少有两条染色体;有内膜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叶绿体等;具有细胞骨架系统的细胞。
3.
残余小体
【答案】
残余小体是指次级溶酶体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后,被消化的小分子物质被膜上的载体蛋白转运到细胞质基质中,而未被消化的物质残存在溶酶体中所形成的结构。
4. 胞膜窟(caveolae )。
【答案】胞膜窟(caveolae )是指一种相对有序、结构相对稳定,
直径
陷区。胞膜窟在细胞的信息传递和物质运输中起重要作用。
5.
复制起始点识别复合体
【答案】复制起始点识别复合体含有6个亚单位,
识别
复制起始所必需的。
6.
接触抑制
【答案】接触抑制是指细胞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有趣现象。在培养开始后,分散的细胞悬液在培养瓶中不久就会贴附在瓶壁上,原来呈圆形的细胞一经贴壁便会迅速铺展而变成多种形态,随即细胞开始分裂,贴壁生长形成致密的单层细胞。当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就会停止增殖,维持相互接触的单层细胞状态直至衰老,这就是所谓的接触抑制。
第 2 页,共 30 页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表了《植物发生论》,指出细胞发表了《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共同提出的学说,内容包括: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的质膜凹复制起始位点并与之结合,
是
7. 中膜体(mesosome )。
【答案】中膜体是由细胞膜内陷形成的,每个细胞内有一个或数个中膜体,其形状差异很大,革兰阳性菌中常见,可能起DNA 复制支点作用。
8. 基因敲除
【答案】基因敲除是指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使目的基因功能丧失的人工定向突变技术。多用于各种遗传疾病的研宄,如研究特定基因的细胞生物学活性、研究发育调控的基因作用和确定信号通路分子的上下游关系等。
9.
易位子
【答案】
易位子
个是指存在于真核细胞内质网膜上的一种蛋白复合体,其中心有一
的“通道”,其功能与新合成的多肽进入内质网有关。
10.
自由基
【答案】自由基是具有高度活性、通常寿命短暂的分子片段具有的一个或多个未配对电子。自由基的种类很多,活性最强的是氧中心自由基,简称氧自由基,
包括
(羟自由基)和
11.第二信使
【答案】第二信使是指受细胞外信号的作用,在细胞质溶质内形成或向细胞质溶质释放的细胞内小分子,负责将信号传到细胞内部,
如
信号转导途径中行使携带和放大信号的功能。
12.早熟染色体凝集
【答案】早熟染色体凝集(PCC )是指M 期细胞与其他间期细胞在一定介质(如仙台病毒)介导下发生融合,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M 期细胞融合的间期细胞发生了形态各异的染
色体凝集现象期PCC 为细单线状,S 期PCC
为粉末状期PCC 为双线染色体状。等。第二信使通过其浓度变化(增加或减少)应答胞外信号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调节细胞内酶和非酶蛋白的活性,从而在细胞(超氧自由基)、
二、简答题
13.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途径有哪些?各途径所合成蛋白质的命运又是什么?
【答案】(1)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途径
①肽链边合成边转运至内质网腔中的方式(共翻译转运途径);
②先合成再转运(后翻译转运途径)。
(2)两种途径合成蛋白质的命运
①共翻译转运途径:蛋白质合成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后,由信号肽引导至糙面内质网,然后
第 3 页,共 30 页
新生肽边合成边转入糙面内质网中,再经高尔基体加工包装转运至溶酶体、细胞质膜或者分泌到细胞外,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本身的蛋白质分选也是通过这一途径完成的。
②后翻译转运途径:在细胞质基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多肽链的合成,然后转运至膜围绕的细胞器中,如线粒体、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及细胞核;或者成为细胞质基质的可溶性驻留蛋白和骨架蛋白。
14.列举细菌与动物细胞之间的差别。这些差别很可能是由于在进化过程中出现的部分或所有现代真核细胞具有的细胞骨架所造成的。
【答案】(1)动物细胞相当大,形状多变,而且没有细胞壁,因而需要细胞骨架来支撑并保持其形状。
(2)动物细胞及其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细胞核靠中间纤维在细胞中成形并维持在适当的部位。核纤层附着于核被膜的内侧,支持核被膜并使之成形,中间纤维网络包围核并穿行在细胞质中。
(3)动物细胞可通过改变细胞形状进行移动。这一过程需要肌动蛋白及肌球蛋白的参与。
(4)动物细胞的基因组比细菌大得多,分为许多染色体。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必须精确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这一过程需要形成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微管系统参与。
(5)动物细胞具有胞内细胞器。细胞器在胞内的定位依赖于沿着微管移动的发动机蛋白。
显著的例子是从脊髓到脚部的神经轴突(该轴突可长达
微管的长距离运输。
15.简述细胞凋亡与坏死在形态学上的主要区别。
【答案】两者在形态学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凋亡过程中,整个细胞固缩,细胞膜反折,包裹断裂的染色质片断或细胞器,然后逐渐分离,形成众多的凋亡小体,凋亡小体则为邻近的细胞所吞噬,整个过程中,细胞膜的整合性保持良好,死亡细胞的内容物不会逸散到胞外环境中,不引发炎症反应。在细胞坏死时,细胞体积膨胀,细胞膜发生渗漏,细胞的内容物释放到细胞外,导致炎症的发生。
16.什么是细胞分选? 基本原理如何?
【答案】(1)细胞分选是指用流式细胞计将特定的细胞分选出来的技术。
(2)原理:分选前,细胞要被戴上特殊的标记。所用的标记细胞的探针是能够同待分选细胞表面特征性蛋白(抗原)结合的抗体,而这种抗体又能够同某种荧光染料结合。当结合有荧光染料的探针与细胞群温育时,探针就会同具有特异表面抗原的细胞紧紧结合,由于抗体的结合,被结合的细胞带上了荧光标记。细胞被标记之后,除去游离的抗体,并将细胞进行稀释。当稀释的细胞进入超声波振荡器时,极稀的细胞悬浮液形成很小的液滴,一个液滴中只含有一个细胞。液滴一旦形成并通过激光束时,激光束激发结合在细胞表面抗体分子成为一种标签。当液滴逐个通过激光束时,受到两种检测器的检测:如果液滴中含有细胞就会激活干涉检测器,只有带有荧
第 4 页,共 30 页)中,胞内运输小泡(细胞器)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