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编辑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分题
【答案】分题是指穿插在新闻稿件中、对每个部分的主题进行概括的辅题,又称小标题或插题。分题一般用于篇幅较长的新闻中,既是对新闻卞标题的补充,又打破了长稿视觉上的冗长沉闷,美化了报纸版面。分题可实可虚,文字以简短为主。有时为了突出文中的精彩之处,也可加以变通。从平衡、美观的角度考虑,每个分题所辖文字和段落不宜差距过大。同时,为了增强整体感,避免凌乱,分题的表现形式也应大体相似,即虚与实、长与短、文言与口语等相对的表现手段,以不错杂在一起为宜。消息和通讯都可使用分题,又以通讯为多。
2. 编辑
【答案】编辑是指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使之传播展示于社会公众的工作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编辑一词在现代己发展为多义词,一般指专业性的工作,如出版社的选题、组稿、审读、加工整理等; 非出版机构中,文献资料的整理,编撰工作通报、专业刊物等,也是编辑的工作。通常编辑可分为图书编辑、期刊编辑、报纸编辑、广播编辑、电视编辑及电子出版物编辑等。根据1986年3月30日颁布的中国《出版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编辑职务(含美术编辑)设编审、副编审、编辑、助理编辑4种,其中的编辑为中级职务。其他国家的出版机构中,编辑人员粗分为高级编辑、文字编辑及技术编辑。
3. 垂直式版面
【答案】垂直式版面是最古老的版面形式,曾长期统治美国报纸的版面,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垂直式版面的主要特点是:(l}标题与正文都是按基本栏排列,版面纵向分隔,整齐、有次序,但缺少变化; (2}稿件的重要性主要是通过标题的行数区分,而不是标题的长度(栏数)区分; (3)很少采用图片,版面修饰少,版面语言贫乏,版面设计对内容的表现力较差。
4. 传播符号
【答案】传播符号是指报道用以展现客体的符号所表现出的特质。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符号系统,而具体到每一个报道,所采用的符号又有各自不同的组合方式,比如报纸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对文字、照片、图表、线条、色彩能够灵活组合使用,电视新闻报道中现场实录图像、打字幕、做三维动画资料、出主持人形象等使符号的运用更加繁杂多样。
5. 假头条
【答案】假头条,又称“小头条”或“头条前’夕,是指处于版面重要位置,但实际上并非头条的新闻。一般而言,是位于真正的头条之上、之左,标题小于真正的头条,涉及重要人物、机构、活动等,但并无实质性的重要内容。
6. 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
【答案】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是指确定媒介所要担负的职能和所要发挥的功用的过程,是立足于受众需求和传播目的对媒介产品的决策。功能定位是媒介实现传播效益一一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一的指向性规定,媒介的功能定位要以受众需求和媒介主办者的主观愿望为基础。
7. 新闻标题的实题和虚题
【答案】新闻标题的实题是指叙述事实的新闻标题,着重表现具体的任务、动作和事件等。实题可以单独存在。虚题是指发表议论的新闻标题,着重说明原则、道理、愿望等。虚题不能独立存在,它必须依附于实题。
8. 变栏
答变栏是指编辑在排版时,以基本栏为计算单位,对基本栏所作的变化。变栏有两类:①是“长栏”或称“并栏’,,即将基本栏成倍地合并,如“二作一”C2个基本栏合并为1栏)、“三作一”(3个基本栏合并为1栏)等; ②是“破栏’,,即将基本栏打破,重新等分,如“三作二”(将3个基本栏重新等分为2栏)。
【答案】
9. 编辑方针
【答案】编辑方针是新闻媒介根据自己的定位与发展战略制定的编辑工作准则。每一家新闻媒介都有自己的编辑方针,这一方针是根据媒介定位与发展战略对编辑工作作出的决策,它规定了媒介的受众对象、传播内容、传播水准和风格特色,是编辑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媒介的编辑方针为媒介新闻产品设计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任何新闻媒介都要根据自己的生存环境和自身所具有的条件,确定媒介定位和发展战略。编辑方针的具体内容包括:媒介的受众对象、新闻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水准和媒介的风格特色。
10.照片专栏
【答案】照片专栏是指报纸或杂志上专门登载摄影稿件的一部分篇幅,一般都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照片专栏有两种:一种是在报纸版面上位置相对固定、有专门名称的一种以照片为主、标题和文字说明为辅的专栏,以连续的、有规律的方式出现,如《人民日报》曾经开设的“立此存照”栏目。另一种是根据报道需要临时组织的专栏。也是以照片为主,标题与文字说明为辅。
二、简答题
11.新闻策划曾引起较为广泛的争议,你如何看待新闻策划?
【答案】(1)“新闻策划”的困惑
新闻策划是指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事件如何进行报道,进行分析、构思,经过反复酝酿、调整,从多个报道方案中优选出最佳报道方案来加以实施,以达到一定的报道目标、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的过程。“新闻策划”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就是新闻界争论小体的话题,到目前为止,这场争议还未有最终的结论,而且可能永远难以达成一致的观点。
①新闻策划对媒体自身发展的意义。新闻媒介的策划行为存在于媒介运作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由于口益激烈的媒介竞争,媒体不仅要策划新闻传播活动,为了生存与发展,还需要策划媒介的广告、发行等经营活动。对于各类报业集团、媒介集团而言,集团中各类媒介产品的分工布局、优势互补等也需要更高层次上的策划。
②新闻策划对社会的意义。很多事例都能证明,策划与组织具有积极意义的社会活动是新闻媒介引导社会舆论、参与社会生活和塑造媒介形象的有效途径。如新闻传媒在帮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帮助地方政府进行市政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在发起公益性的社会活动,媒介在自我宣传方面也在不断组织新的活动,而这些活动能够卓有成效又与新闻报道策划是分不开的。
③新闻策划的危害之处。也有一些事例说明,某些“策划”行为的确对社会产生了危害。如2002年3月,南京某报发布了“连云港黄海度假村因所购空调有质量问题,投诉无门,砸毁上海‘双菱’空调”的不实报道,就是“策划”的结果。真实情况是,购买空调的两个承包商在首付10万元后,生意不景气,遂想以空调质量存在问题为由向上海“双菱”公司索要钱财。他们一方面向作质量鉴定的人行贿,让其作假鉴定,另一方面串通了南京某报的记者钱某,共同做了一个砸空调、泄民愤的“新闻策划”。这一内幕被警方揭开后,舆论大哗,新闻媒介与新闻记者的形象因此受到损害。
(2)新闻媒介策划与组织新闻传播活动的原因
①媒介与社会互动的需要。众所周知,媒介系统控制着社会发展所最需要的信息资源,个人、群体、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系统以至整个社会都要依靠媒介控制的信息资源来实现其目标,各种政治势力、经济势力需要通过控制媒介来控制社会; 另一方面,媒介系统也有自身的目标,同样,这些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借助其他系统所控制的资源。因此,新闻传播虽然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传播内容,但这种传播活动本身却无可避免地具有目的性、功利性,策划与组织传播是所有媒介都始终存在的一种行为。
②媒介产业发展的需要。媒介的产业属性及其“利益组织”的特点,集中表现在媒介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获取利润以保持媒介的生产与扩大再生产。媒介市场,实际就是媒介、媒介的受众和媒介的广告商所有关系的总和。媒介产品生产经营的良陛循环,起点在于媒介的产品定位、产品设计和生产。媒介产品策划,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中新闻传播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是媒介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媒介的产业化运作程度越高,策划组织新闻传播必然越受重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