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 贫血、黄疸、脾大、血Coombs试验(+)。 贫血、高热、脾大、骨髓涂片PAS染色(+)。 贫血、网织红细胞0.25,血Ham试验(+)。 贫血、出血、高热、血涂片NAP染色积分增高,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减少。 贫血,红细胞平均容积(MCV)78,红细胞年均血红蛋白量(MCHC.30%。
夏季室外大气压力应采用() 10年最热3个月各月平均大气压力的平均值。 10年最热月平均大气压力值。 累年最热月平均大气压力值。 累年最热3个月各月平均大气压力的平均值。
栅栏样改变是椎体血管瘤的特征性表现,在CT横断位上表现为() 大小不等的分隔状。 肿瘤穿破导致骨小梁的中断。 边缘清楚、骨质硬化伴点状钙化。 椎体的溶骨性破坏,伴密度不均。 椎体骨小梁稀疏,呈增粗的小圆点状。
患者男,58岁。重症肌无力(MG),病变累及眼外直肌,有眼睑下垂和复视症状。平时每日服用吡斯的明660mg和泼尼松20mg,分次口服。术前检查肺活量实测值/预计值为50%,FEV/FVC80%,最大通气量(MVV)实测值/预计值为45%。拟在全身麻醉下行经颈部胸腺切除术。关于重症肌无力麻醉用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禁用氯胺酮。 对去极化肌松药极为敏感,应考虑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 部分患者在采用吸入麻醉情况下,可不使用肌松药。 重症肌无力患者肌松药起效时间明显延长,故应在麻醉诱导前先预用1/10诱导剂量的肌松药。 为保持患者充分镇静,术前常规使用吗啡。 为抑制呼吸道分泌及预防抗胆碱酯酶药副作用应常规用阿托品或东莨菪碱,但剂量宜小。
男,26岁,感觉左季肋部疼痛,并逐渐加重,无明显发热,体检左肋部明显肿胀、压痛,结合所提供的图像,最可能的诊断是() 软骨黏液纤维瘤。 软骨肉瘤。 骨肉瘤。 纤维肉瘤。 骨巨细胞瘤。
女,40岁。车祸伤后1小时,伤后昏迷入院。查体:P60次/分,R12次/分,BP170/100mmHg,GCS7分,瞳孔左:右=4mm:2mm,左侧光反应消失,右侧肢体偏瘫。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