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6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面关于教育调查研究的类型,( )种是按照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进行划分。

A. 学科性的典型调查,反馈性的普遍调查和预测性的抽样调查

B. 典型调查、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专家调查(也叫德尔菲法)

C. 调查表法、问卷法和访谈法,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调查的测验方法,总结经验法

D. 学校调查、社会调查及公意调查的一般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因果比较研究、相关研究的宿因调查研究:儿童发展研究、趋势研究的发展调查研究。

【答案】B

【解析】按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分为典型调查、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专家调查(也叫德尔菲法)。

2. 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是研究的( )。

A. 结果

B. 方法

C. 讨论

D. 目的

【答案】A

【解析】结果是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要求简要地说明每一结果与研究假设的关系,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

3. 访谈过程的标准化是( )访谈调查最显著的特点。

A. 结构性

B. 重复性

C. 集体性

D. 系统性

【答案】A

【解析】结构性访谈是对各种条件要进行控制,规范的访谈,访谈过程标准化是其最显著的特点。

4. 在非结构参与式观察研究中,最适宜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

A. 事件取样记录法

B. 日记描述记录法

C. 时间取样记录法

D. 行为检核记录法

【答案】B

【解析】在非结构参与式观察研究中,观察者深入到观察的客体中去,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参加其中的活动,使该集体中的人们把他视作集体的一员,以相应的态度对待他。观察者便利用这种有利的条件观察课题的深层结构及其关系,了解有价值的资料。同时,观察者对研究问题的范围目标采取弹性态度,观察内容项目与观察步骤不预先确定,亦无具体记录要求的非控制性观察。因此,最适宜的记录方式应该是日记描述记录法。

5. 下面关于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带有很强的思辩性色彩。是在纯理性的超越感性经验水平上通过抽象思维活动来间接地把握教育问题。

B. 是在己有的主客观现实材料的基础上反映教育的客观规律

C. 是在理性与感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直接的思维活动直接地把握教育问题

D. 是一种带有总结概括性和普遍性的方法论原则,使教育的现象和本质得以深刻的揭示

【答案】A

【解析】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是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方式进行加工整理,以理论思维水平的知识形式反映教育的客观规律;并且带有很强的思辨性色彩,是在纯理性的超越感性经验水平上通过抽象思维活动来间接地把握教育问题。是以一种带有总结概括性和普遍性的方法论原则和理论框架作为形式系统,使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得以更深刻的揭示和合理的说明。

6. 下面有关系统随机取样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又叫等距抽样、

B. 在研究系统中采取随机取样

C. 又叫机械抽样

D. 相比简单随机取样,抽样误差小一些

【答案】B

【解析】系统随机取样也称为等距抽样、机械抽样,先将总体各个观测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号并分成数量相等的组,使组数与取样数相同,然后从每组中依事先规定的机械次序抽取对象。相比简单随机取样,抽样误差小一些。

7. ( )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笛卡尔的唯理论

C. 康德的古典哲学

D. 弗雷格的分析哲学

【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就是唯物辩证法,它对人们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8.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要求( )。

A. 客观性、可测性、简易可行性

B. 有效性、可测性、简易可行性

C. 客观性、可测性、通俗易懂

D. 主观性、客观性、可测性、简易可行性

【答案】A

【解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要求:①客观性。指标体系必须反映目标总体,与目标一致;②可测性。也称有效性,指确定的每个指标都是可以进行实际测量或观察的,同一层次的指标,不应相互重叠,不存在因果关系,是相互独立的;③简易可行。指标体系不宜庞杂,要在确保指标体系科学完整的前提下力求简化指标体系,剔除信息量少、区分度和效度不高、操作困难的指标,不断改善指标体系的品质。

9. 实验研究的情境和被试的代表性主要影响实验的( )。

A. 内在效度

B. 外在效度

C. 难度

D. 区分度

【答案】B

【解析】坎贝尔和斯坦利认为,对外在效度的威胁因素其一是取样偏差,被试取样没有代表性;其二是实验情境对被试的影响。

10.合理的科研群体层次结构应全面考虑以下几方面,除了( )。

A. 专业结构

B. 智能结构

C. 年龄结构

D. 体能结构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