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某化工厂于2001年8月20日在该市城郊以协议出让方式取得一宗国有土地使用权,面积为21000m2,用途为工业,使用年限45年,未办理土地登记。2003年9月该化工厂进行技术改造,由于资金不足,需要以该土地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但由于未办理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随后该化工厂于2003年9月20日委托某土地登记代理公司的土地登记代理人刘某代理土地登记申请手续。
患者,男,35岁,主诉"舌感异常"到医院就诊,确诊为舌癌,入院治疗。其病情为病灶尚未转移。按当时的医疗水平及治疗手段,只有早期切除病灶才能挽救患者。医生把治疗意见向患者的家属作了说明,希望他们向患者做工作,着重说明"病灶盘是溃疡,因为是恶性的,所以必须切除舌头的1/3。"患者本人坚决反对手术。医生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又向患者解释说,不是切掉舌头,而是烧灼舌头的溃疡部分。患者在这种情况下答应了手术,切掉了舌头的1/3,术后出现语言障碍,咀嚼、味觉功能减退。患者认为医生欺骗并坑害了自己,因而忧郁愤懑,在精神和肉体上蒙受了极大的痛苦。后患者上告法院要求赔偿,该案例最终经调解并说明医生手术的目的与动机后,患者撤回了上诉。本案评价医生的医学动机与手段哪一点是不相一致的() ["A.医生的动机是好的,目的是为了救人","医生以"恶性溃疡"告之患者,目的是消除患者的恐怖心理,动机是正确的","切除1/3舌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舌癌手术后复发,其手术动机也是好的","当患者反对手术,医生用烧灼舌部溃疡,来隐瞒手术真相,动机是好的","以上都是"]
某大医院一位眼科博士,因急于为两位病人进行角膜移植,而又一时找不到现成的供体角膜,所以在太平间"盗取"了一病死者的尸体角膜用于移植,获得成功。此事后被死者家属发现,以未经本人生前及死者家属知情同意,严重损害了死者及其家属的权益为由,将该医生告上了法庭。经调查得知:接受眼角膜移植手术的两位病人与该医师无特殊关系;死者生前与该医师无利害冲突;该医师也未由此谋取分文私利,只是不了解有关要求。该医师的行为出现了动机与目的、手段与效果严重背离的问题,其主观上的根本原因在于() ["A.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无知","对医学创新的期望值很高","想以此改变人们的陈旧观念","想为科室创收作贡献","以上都不对"]
某大医院一位眼科博士,因急于为两位病人进行角膜移植,而又一时找不到现成的供体角膜,所以在太平间"盗取"了一病死者的尸体角膜用于移植,获得成功。此事后被死者家属发现,以未经本人生前及死者家属知情同意,严重损害了死者及其家属的权益为由,将该医生告上了法庭。经调查得知:接受眼角膜移植手术的两位病人与该医师无特殊关系;死者生前与该医师无利害冲突;该医师也未由此谋取分文私利,只是不了解有关要求。对该医师的正确医德评价应为() ["A.符合医德要求","不符合医德要求","说不清","不能进行医德评判","以上都不对"]
某公司通过协议出让的方式取得一宗地,批准用途为营业用地,土地面积的测量结果为4000m2,出让年限为50年。当该公司领取土地证书时发现,土地面积一栏错登为400m2。对此,该公司申请更正登记。
某公司通过协议出让的方式取得一宗地,批准用途为营业用地,土地面积的测量结果为4000m2,出让年限为50年。当该公司领取土地证书时发现,土地面积一栏错登为400m2。对此,该公司申请更正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