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832中国音乐史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832中国音乐史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2
2017年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832中国音乐史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10
2017年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832中国音乐史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20
2017年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832中国音乐史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28
2017年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832中国音乐史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36
一、选择题
1. 我国最早一篇系统阐述近代音乐教育问题的论文是( )。
A 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
B.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
C. 匪石《中国音乐改良说》
D. 曾志忞《音乐教育论》
【答案】D
【解析】曾志忞在1905年的《新民丛报》上发表了他有关发展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论文《音乐教育论》。在这篇论文中除了全面阐述为提高学校音乐教育所需的各种音乐的基本知识外,着重阐述了他对我国普及教育的基本主张。他鲜明地提出要敢于“输入文明”,但又要善于运用这些“输入”的文明来创造自己的音乐文化。为此,他提出要“培养本国教师”,“雇用外国教师”,“编写音乐教科书”,“仿造泰西风琴、洋琴”,以及在“公共地方设奏乐堂”和“选派留日音乐学子”等一系列建议。
2. “研究古代历史,当以‘实物’为重,‘典籍’次之,‘推论’又次之”是由( )提出的研究方法。
A. 杨荫浏
B. 王光祈
C. 萧友梅
D. 王国维
【答案】B
【解析】王光祈在《中国音乐史》一书中提出了“研究古代历史,当以‘实物’为重,‘典籍’次之,‘推论’又次之”的精辟见解。该书写于1931年,重点阐述了乐律与宫调两个部分。运用历史进化论的观点,从音乐文化几个重要侧面的进化反映音乐历史之发展。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世界音乐史、文化史乃至史前史的广阔背景中去分析中国音乐史,将中国音乐史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研究方法侧重于律、调、谱、器之较为科学的分类研究,对中国古代音乐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尝试“采取西洋科学方法,整理本族固有文化”。
3. 美籍俄裔作曲家阿隆·阿甫夏洛穆夫曾经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过一首中国题材和风格的音乐剧作品( )在抗战时期国统区产生了重大影响。
A. 《秋子》
B. 《观音》
C. 《荆柯》
D. 《孟姜女》
【答案】D
【解析】六幕十景音乐歌舞剧《孟姜女》是俄籍犹太人阿龙·阿甫夏洛穆夫导演并作曲的最重要的作品。这出戏的文字编剧是共产党人贺一青(姜椿芳),剧本以民间传说“孟姜女万里寻夫故事”为蓝本,通过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历史背景,表现了孟姜女寻夫的艰辛和秦始皇的凶残,鼓舞人民起来反抗专制压迫。阿氏不仅在剧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造,而且采用传唱于民间的“孟姜女十二月花名”为音乐素材,以纯粹的中国民歌风格并按照西方歌舞剧的形式进行音乐创作。
4. ( )为郭沫若《女神》诗集中的《湘累》谱写了同名歌曲,该曲在青年知识分子中曾广为传唱。
A. 邱望湘
B. 赵元任
C. 萧友梅
D. 陈啸空
【答案】D
【解析】《湘累》是作曲家为当时郭沫若的同名诗剧所写的三段插曲。在郭沫若的诗剧中没有这样一首独唱曲,而是分散在三处作为背景音乐的三段女声合唱,其内容与爱情无关,而是作为人们对这位对这位被当局抛弃、经常徘徊于泪罗江的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深厚同情。
5. 广东音乐《步步高》是由( )创作的。
A. 吕文成
B. 何柳堂
C. 丘鹤俦
D. 严老烈
【答案】A
【解析】《步步高》是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代表作,是一首颇有特色的广东民乐。乐谱出自1938年沈允刀著的《琴弦乐谱》,在当时己很流行。《步步高》曲如其名,旋律轻快激昂,层层递增,节奏明快,音浪叠起叠落,一张一弛,音乐富有动力,给人以奋发上进的积极意义。
6. 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军乐文献是( )编写的《军乐稿》。
A. 赫德
B. 袁世凯
C. 梁启超
D. 李映庚
【答案】D
【解析】任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直隶正定府知府李映庚,在袁世凯的指令下完成了一套四卷的《军乐稿》。其中辑录了包括“兵歌”、“将歌”、“工歌”三大类十四种用于军中各种场合的军歌和少量的军乐。军歌部分共有五十六首,分别填于二十个不同的调子,其中以提供士兵习唱的“军中散曲”数量最多。这些军歌的曲调大多取自原军中的“鼓吹乐”曲调及民问流传的“吹打乐”牌子曲。不过,李映庚所编的这套军乐实际上后来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流传,其中既有其内容的陈旧,也有其音乐不适合士兵演唱的原因。
7. ( )与曾孝谷等人在日本创办了我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
A. 李叔同
B. 沈心工
C. 曾志忞
D. 蔡元培
【答案】A
【解析】春柳社,1906年冬由中国留日学生李叔同(息霜)、曾孝谷等组建于日本东京,以研究各种文艺为目的,并最先建立了演艺部。
8. 刘天华所编丝竹合奏曲是( )。
A. 《变体新水令》
B. 《汉宫秋月》
C. 《改进操》
D. 《三六》
【答案】A
【解析】刘天华编写的丝竹合奏曲为《变体新水令》。B 项,《汉宫秋月》是中国名曲。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筝曲、江南丝竹等。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C 项,《改进操》是1927年12月刘天华为纪念“国乐改进社”成立而作的一首琵琶曲。表达了作者对立社的喜悦和对振兴国乐的信心与期望。曲中前一部份模拟古琴技法,并在第二段采用了复音试验。D 项,《三六》又名《三落》、《梅花三弄》,原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1962年,顾冠仁改编成弹拨乐合奏,对原曲结构做了删减和更动,增强了音乐的力度、速度和情质的对比; 使乐队色彩变化丰富。
9. 在西乐社基础上重新成立、并提出对“中西音乐有共同的研究”的音乐社团是( )。
A. 国乐改进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