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6岁,因“发热、头痛20+d,呕吐、双下肢麻木2d”来诊。发热(体温不详)伴有寒战,头痛呈刺跳痛,前额明显,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残渣。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T40.2℃,P110次/min,R、BP正常;慢性病容,消瘦;轻度颈强直;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存在;心、肺无明显异常;腹部稍凹陷,全腹轻压痛;浅反射及腹壁反射存在,浅感觉存在。应采取的治疗方案包括()(提示:脑脊液结核杆菌抗体(+),未见抗酸杆菌及隐球菌。) A.头孢菌素抗感染。 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强化治疗。 降低颅内压。 肌内注射吗啡镇痛,药物退热。 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异烟肼。 同时口服泼尼松。 注意电解质紊乱。
女孩,10岁,发热伴咽痛1天,就诊外院拟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口服三唑氮核苷口服液,次日体温升至39℃,面红,全身瘙痒,皮肤可见到弥漫鲜红色细小皮疹,扁桃体红肿,来院门诊,考虑为猩红热本病最合适的治疗是() A.口服琥乙红霉素。 青霉素80万单位,每天2次,肌内注射,共7~10天。 华素片含喉片,每天3次。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以上选项均不对。
在队列研究中() 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 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 只能计算比值比来估计相对危险度。 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 以上都不是。
如果研究开始时研究人群病例已经产生,则不能进行() 队列研究。 前瞻性队列研究。 回顾性队列研究。 双向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肺痨的内因为正气虚弱,包括() 情绪刺激。 禀赋不足。 酒色过度。 病后失调。 营养不良。
酸枣仁汤与温胆汤的主治症状中均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