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666风景园林理论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666风景园林理论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2
2017年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666风景园林理论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8
2017年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666风景园林理论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16
2017年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666风景园林理论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22
2017年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666风景园林理论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29
一、简答题
1. 简述特点与成就。
【答案】留园在苏州阁门外,原是明朝嘉靖年间徐泰时的东园,其假山为叠山名手周秉忠所筑。清朝嘉庆年间,留园归刘恕所有,予以改造,称为寒碧庄。光绪初,归官僚豪富盛康,更加扩大,增添建筑,改名为“留园”。
(1)布局
全园大致分为四部分:中部是徐氏东园和寒碧庄的原有基础,经营时间最久,是全园精华所在。东、北、西三部分,为光绪年间增加。全园面积约50亩。中部又分东西两区,西区以山池为主,东区则以建筑庭院为主。
(2)西区
山池一区大体西北两面为山,中央为池,东、南为建筑。这种布置方法,使山池主景置于受阳一面,是大型园林的常用手法。园内山林森郁气氛,假山与土石相间西部土山上有云墙起伏,墙外更有茂密的枫林作为远景,层次丰富,效果很好。
(3)东区
①庭院自曲溪楼东去为东区,有庭院几处。这几处庭院大体保存寒碧庄时期的旧貌。自此东去,是一组以冠云峰为观赏中心的建筑群。冠云峰在苏州各园湖石峰中尺度最高,旁立瑞云、山由云两峰石作陪衬,相传这是明代徐氏东园旧物。石峰南隔小池,有奇石寿太古—池南有林泉曹硕之馆。石峰以北有冠云楼作为衬托和屏障,登楼可以远眺虎丘,是借景的一例。
②建筑此园建筑空间处理最为突出,空间大小、明暗、开合、高低参差对比,形成有节奏的空间关系,衬托了各庭院的特色,使全园富于变化和层次。建筑之间另有短廊或小室作为联系与过渡,尺度低小,较为封闭,进一步加强了小中见大的效果。
2. 《园冶》中,关于水榭的描述:“榭也,籍也……”翻译这段话,并说明成书作者,朝代。举例说明水榭的选址,体型,方向。
【答案】《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明末造园家计成著,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成稿,崇祯七年刊行。“榭也,籍也。籍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意思就是:榭这种建筑是凭籍着周围景色而构成的,它的结构依照自然环境
的不同可以有各种形式。在园林建筑中,榭是园林景色中的“点缀”品,是从属于自然空间环境的,虽不作为园林中的主体建筑物,但对丰富园林景观和游览内容起着突出的作用,在建筑性格上,以轻快、自然为基调,与周围环境和谐地配合。榭的功能多以观景为主,也可满足社交休憩的需要。榭属于临水建筑,在选址、平面和体型设计上,要特别注重与水面和池岸的配合关系。一般在不同地域的园林中,由于外界环境不同,其形式也不相同。
(1)江南园林中的水榭:由于私家园林面积较小,所以榭的尺度也不大,形体多取水平线条,建筑物一半或全部跨入水中,下部以石梁柱结构支承或用湖石砌筑,并让水深入底部。如苏州拙政园的“芙蓉榭”、网师园的“濯缨水阁”、藕园的“山水间”等。
(2)北方园林中的水榭:具有北方宫廷建筑特有的色彩,建筑浑厚、持重,建筑尺度较大,造型多样。如北京颐和园的“洗秋”、“绿饮”两个水榭。
(3)岭南园林中的水榭:由于气候炎热,水面较多,因此创造了一些以水景为主的“水庭”形式,多位于水旁或完全跨如水中。
3. 简述避暑山庄经过人工开辟湖泊和水系经过整理后地貌环境,具备的特点。
【答案】经过人工开辟湖泊和水系经整理后的地貌环境,具备着以下五个特点:
(1)有起伏的峰峦、幽静的山谷,有平坦的原野,有火小溪流和湖泊罗列,几乎包含了全部天然山水的构景要素。
(2)湖泊与平原南北纵深连成一片; 山岭则并列于西、北面,自南而北稍向东兜转略成环抱之势,坡度也相应由平缓而逐渐陡峭。
(3)狮子沟北岸的远山层峦叠翠,武烈河东岸和山庄的南面一带多奇峰异石,都能提供很好的借景条件。
(4)山区的大小山泉沿山峪汇聚入湖,武烈河水从平原北端导人园内再沿山麓流到湖中,连同湖区北端的热河泉,是为湖区的三大水源。
(5)山岭屏障于西北,挡住了冬天的寒风侵袭; 又由于高峻的山峰、密茂的树木,再加上湖泊水面的调剂,园内夏天的气温比俘德市区低一些,确具冬暖夏凉的优越小气候条件。
4. 简述江南园林造园特点。
【答案】江南自宋、元、明以来,一直都是经济繁荣,人文荟萃之地,私家园林建设继承一代势头,普遍兴旺发达,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均为全国之冠,一直保持着在中国后期古典园林发展史上与北方皇家园林并峙的高峰地位。它们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广大地域,但造园活动的主流仍然像明代和清初一样,集中于扬州和苏州两地,因而此两地的园林,可视为江南园林的代表作品。江南园林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江南园林叠山石料的品种很多,以太湖石和黄石两大类为主;
(2)园林植物以落叶树为主,配合若干常绿树,再辅以藤萝,竹,芭蕉,草花等构成植物配置的基调,并能够充分利用花木生长的季节性构成四季不同的景色;
(3)江南园林建筑的个体形象玲珑轻盈,具有一种柔媚的气质;
(4)室内外空间通透,为经管组景,动观组景以及对景,框景,透景创造了更多的条件。
5. 宋代的“文人园林”有何特点? 试简单描述
【答案】文人园林萌芽于魏晋南北朝,兴起于唐代,到宋代,已成为私家造园活动中的一股巨大潮流,占着士流园林的主导地位,同时还影响及于皇家园林和寺观园林。风格寓有魏晋南北朝以来一脉相承的隐逸思想和显而易见的文人的精神寄托。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简远、疏朗、雅致、天然四个方面。
(1)简远简远即景象简约而意境深远,这是对大自然风致的提炼与概括,也是创作方法趋向写意的表征。简约并不意味着简单、单调,而是以少胜多、以一当十。
①景象的简约造园诸要素如山形、水体、花木、建筑不追求品类之繁复,不滥用设计之技巧,也不过多地划分景域或景区。所以,司马光的独乐园因其在“洛中诸园中最简素”而名重于时。
②景题的“诗化”意境的深化在宋代文人园林中特别受到重视,除了以视觉景象的简约而留有余韵之外,还借助于景物题署的“诗化”来获致像外之旨。
(2)疏朗园内景物的数量不求其多,因而园林的整体性强,不流于琐碎。园林筑山往往主山连绵、客山拱伏而构成一体,且山势多平缓,不作故意的大起大伏。植物配置亦以大面积的丛植或群植成林为主,林间留出隙地,虚实相衬,于幽奥中见旷朗。建筑的密度低,数量少,而且个体多于群体。不见有游廊连接的描写,更没有以建筑而围合或划分景域的情况。
(3)雅致官僚士大夫追求不同于流俗的高蹈、沉腼隐逸的雅趣作为逃避现实的惟一的精神寄托,反映在园林上,就表现为雅致的风格。譬如,园中种竹,在私家园林中大量栽植梅、菊,园林用石盛行单块的“特置”,此外,建筑物多用草堂、草庐、草亭等,亦示其不同流俗。
(4)天然宋代私园所具有的天然之趣表现在两方面:
①力求园林本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契合;
②园林内部的成景以植物为主要内容。园林选址很重视因山就水、利用原始地貌,园内建筑更注意收纳、摄取园外之“借景”,使得园内园外两相结合而浑然一体。上述四个特点是文人的艺术趣味在园林中的集中表现,也是中国古典园林体系的四个基本特点的外延。文人园林在宋代的兴盛促成了中国园林艺术继两晋南北朝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升华。
6. 金谷园的基本内容和特色有什么?
【答案】(1)基本内容金谷园为魏晋六朝时期私家园林的代表,为西晋石崇所建。金谷园是一座临河的,地形略有起伏的天然水景园。关于这座别墅园,石崇的《思归引》、《金谷诗》和潘岳的《金谷园诗》皆有介绍。石崇经营金谷园的目的,是为了下野之后安享山林之乐趣,兼作服食咏吟的场所。
(2)特色金谷园有前庭和后园之分,亭台楼阁备极华丽,建筑内外金碧辉煌。园内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有许多“观”和“楼阁”,有从事生产的水稚、鱼池、土窟等,从这些建筑物的用途可以推断金谷园是一座巧妙利用地形和水系的园林化庄园。人工开凿的池沼和由园外引来的金谷涧水穿梭萦流于建筑物之间,河道能行驶游船,沿岸可供垂钓。湖水清澈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