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河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之《管理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双因素理论

【答案】保健一激励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赫兹伯格认为,人类有两种不同的类型需要,他们之间彼此是独立的,但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这两类需要是: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具体内容如下:

(1)保健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企业政策、工资水平、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这类因素处理得不好会引发工作不满情绪的产生,处理得好可预防和消除这种不满。但它不能起激励作用,只能起到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

(2)激励因素是指能够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主要包括:①下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快; ②工作上的成就感; ③由于良好的工作成绩而得到的奖励; ④对未来发展的期望; ⑤职务上的责任感。

(3)双因素激励理论的意义

双因素激励理论的意义在于它把传统的满意一不满意(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的观点进行了拆解,认为传统的观点中存在双重的连续体: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而不是不满意; 同样,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而不是满意。

2. 平衡计分卡

【答案】平衡积分卡是由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力面构成的衡量企业、部门和人员的卡片,之所以取名为平衡积分卡是因为它的目的在于平衡,兼顾战略与战术、长期和短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衡量方法、滞后和先行指标。

3. 目标效价

【答案】目标效价又称目标价值,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将要达到的目标的效用价值的估价,即对组织所提供的诱因或报酬的全部预期价值的主观估计,衡量其价值大小的依据是这些诱因或报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个人的需要。

4. 弹性福利计划

【答案】弹性福利计划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固定式福利的新员工福利制度,又称为“自助餐式的福利”,即员工可以从企业所提供的一份列有各种福利项目的“菜单”中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福利。弹性福利制强调让员工依照自己的需求从企业所提供的福利项目中来选择组合属于自己的一套福利“套餐”。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专属的”福利组合。弹性福利制非常强调员工参与的过程,希望从别人的角度来了解他人的需要。但事实上,实施弹性福利制的企业,并不会让员工毫无限制地挑选福利措施,通常公司都会根据员工的薪水、年资或家眷等因素来设定每一个员工所拥有的福利限额。而在福利清单在所列出的福利项目都会附一个金额,员工只能在自己的限额内购买喜欢的福利。

5. 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答案】(1)最小最大后悔值法的概念

最小最大后悔值法是指管理者在选择了某方案后,如果将来发生的自然状态表明其他方案的收益更大,那么他(或她)会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其最终选择的是后悔值最小的方案。在决策者不知道各种自然状态中任何一种发生的概率的情况下,这种方法的决策目标是避免较大的机会损失。

(2)最小最大后悔值法的步骤

①计算每个方案在每种情况下的后悔值,后悔值一该情况下的各方案中的最大收益一该方案在该情况下的收益;

②找出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

③选择最大后悔值中最小的方案。

二、简答题

6. 若一个企业的一把手逢人总说自己的企业没有可用的人才,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长此以往对该企业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答案】(1)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不同的岗位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而一个有能力的人放到不适合的岗位上则看不出成效;

②一把手判断人才的基准有问题。管理者可能对员工的期望要比员工在工作中的实际表要高,所以导致其对所有员工的付出感到不满意,进而感觉公司里并没有可用的人才;

③没有很好的挖掘员工的潜力。每个人都存在很大的潜力,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能力只是冰山一角,如何挖掘员工的潜力应该是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2)对企业将产生的后果包括:

①长此以往,导致人才成为庸才。机械性的工作往往使得员工逐渐失去创新思维,长时间的重复性劳动使得原本有潜质的员工逐渐的平庸化,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同时给企业带来直接损失。

②导致人才外流。企业员工除关心自己的薪资水平之外,还会关注管理者对自己的主观评价。如他感觉管理者给予自己的评价低于自己的期望值,则会产生心理的落差,甚至会选择离开目前的企业。

7. 简述创新与维持的关系及其作用。

【答案】(1)创新与维持的关系

①维持是保证系统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手段,也是系统中大部分管理人员,特别是中层和基层的管理人员要花大部分精力从事的工作。管理的维持职能是要严格地按预定的规划来监视和修正系统的运行,尽力避免各子系统之间的摩擦,或减少因摩擦而产生的结构内耗,以保持系统的有序性。

②仅有维持是不够的。为适应系统内外变化而进行的局部和全局的调整,便是管理的创新职能。由于社会的需要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向系统供应的资源在数量和种类上也在不断改变,系统如果不能适应这些变化,以新的方式提供新的贡献,则可能被社会所淘汰。系统不断改变或调整,取得和组合资源的方式、方向和结果,向社会提供新的贡献,这正是创新的主要内涵和作用。

(2)创新与维持的作用

①创新是维持基础上的发展,而维持则是创新的逻辑延续; 维持是为了实现创新的成果,而创新则是为更高层次的维持提供依托和框架。

②任何管理工作,都应围绕着系统运转的维持和创新而展开。只有创新没有维持,系统会呈现无时无刻无所不变的无序的棍乱状态,而只有维持没有创新,系统就会缺乏活力,适应不了任何外界变化,最终会被环境淘汰。卓越的管理是实现维持与创新最优组合的管理。

三、论述题

8. 简述价值链分析的基本内容。

【答案】根据价值链分析法,每个企业都是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价值活动的集合。企业的各种价值活动分为两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如图7-2所示。

(1)按价值活动的工艺顺序,基本活动由五个部分构成:①输入物流。包括与接收、存储和分配相关的各种活动; ②生产作业。包括与将投入转化为终产品形式相关的各种活动; ③输出物流。包括与集中、存储和将产品发送给买方有关的各种活动; ④市场营销和销售。包括与传递信息、引导和巩固购买有关的各种活动; ⑤服务。包括与提供服务以增加或保持产品价值有关的各种活动。每种基本活动可以进一步细分或组合,有助于企业内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