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延安((解放日报》
【答案】《解放日报》于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由原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合并而成,是中国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大型的、每日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革命根据地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革命报纸。1947年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停刊。该报创刊初期曾以大量篇幅报道、评论苏德战争的爆发,对国际形势作出了科学的分析,但同时也出现了脱离根据地群众和工作实际的倾向。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解放日报》于1942年进行改版,内容改以报道抗日民主根据地新闻为主,加强了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组织性,突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和根据地、八路军的情况。该报还发表了许多阐述新闻工作的社论和文章,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基础。毛泽东为该报撰写、修改了大量社论、评论和消息,他的重要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都是首先在该报发表的。
2. 逆向思维
【答案】逆向思维是指遇到有些事,可以倒过来想一想,在这种类似“反思”的过程中寻找新闻角度。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间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己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逆向思维可以帮助人们摆脱困境,突破老一套的模式。多一个角度就多一条出路。
3. 融合新闻
【答案】“融合新闻”又称“多样化新闻’,,是指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活动。不同的媒体例如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站及手机等,集中在一个信息操作平台上,统一策划、相互协调、取长补短,根据各自媒体和受众特点对信息进行分类加工,发挥各自的传播优势,有针对性地传播给特定受众。融合新闻的理念最早是由芝加哥论坛公司和媒体综合集团两家媒体公司率先进行实践,这两家媒体为融合新闻的发展探索出不同的发展模式。
4. 事件通讯
【答案】事件通讯是指详细报道社会上发生的新闻事件的通讯。这种通讯重在记述和再现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相对完整的过程,显示事件的内在逻辑和社会意义。事件通讯所报道的事件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①有明确的行为主体; ②发生的时问、地点比较具体、集中; ③有开头、有过程、有结尾; ④常常带有鲜明的矛盾性和冲突性; ⑤有具体的原因和结果。
5. 风貌通讯
【答案】又称为“旅行通讯”、“概貌通讯”。它是以采访者旅行见闻的视角反映社会变化和风土人情的通讯,因此,也有人简称为“记地”的通讯。报纸上常见的诸如“见闻’夕、“巡礼”、“散记’,、“纪行”等都可归属于这类通讯。
6. “两报一刊”
【答案】“两报一刊”是指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两报”是指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中央军委机关报《解放军报》,“一刊”是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杂志。文革中,“两报一刊”成为制造舆论的重要阵地。从1967年11月开始,《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就联名发表社论、文章,这些社论和文章往往经过毛泽东的亲自审定,毛泽东的一些最新指示也主要通过这些社论和重要的文章公之于世,这些社论不仅全国各地的报刊要全文转载,广播电台也要全文广播,塑造、影响了文革时代的文风。
7. 叙述式导语
【答案】叙述式导语是用摘录或综合的力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这种类型的导语用足够生动的情节来讲述故事,使读者能够产生如同他们亲身目击事件的现场感。叙述式导语写作,使用小说的所有技巧,包括对话、情景描写和悬念设置。
8. 新闻写作
【答案】新闻写作是指记者把采访中搜集到的材料、信息,通过文字写作制成一定体裁的新闻作品的过程。新闻写作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写作。狭义的新闻写作,一般仅指新闻报道方面各种体裁的写作。新闻报道主要“记事’,,新闻评论主要“记言”,但无论“记事”还是“记言”,它们都要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因此同属于新闻作品这个大家族。
9. 剖析型社会观察通讯
【答案】剖析型社会观察通讯大多报道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矛盾、问题类题材。这类题材往往已为社会所关注。但受众获知的表面信息虽多,却缺乏对这类问题高屋建领的信息梳理和根源剖析。这类通讯的报道方式大多在纪实的基础上剖析问题。报道中有许多分析解释的段落,是对纪实内容必要的整理和深化,有比较强的社会认识价值。
10.通讯结构
【答案】通讯结构通常是指通讯的表现形式,又称“通讯的骨架”。从外部形式的特征来看,通讯结构具有以下特点:①通讯的结构比较自由。通讯没有消息较固定的“格式化”的结构,是一种发展和开放的文体,结构形式多样,灵活多变。通讯的内容可根据不同的报道要求和记者的风格来安排,不同的报道内容也可写成大体相同的形式。②通讯的结构较消息的结构复杂。由十通讯的内容涵盖面广,时空跨度大,矛盾重叠,头绪繁多,记者要根据对新闻事实内在逻辑顺序和
逻辑性质的认识,将复杂的新闻素材有机组织起来并给予符合审美标准的体现。因此,通讯的结构样式较多,驾驭难度较大。
二、简答题
11.简述通讯结构的特点。
【答案】作为名词来讲的“通讯结构”,通常指的是通讯的表现形式,又称“通讯的骨架”。 从外部形式的特征来看,通讯和消息的差异很大。
(1)通讯的结构比较自由。
通讯没有消息那种较固定的“格式化”的结构。作为一种写作体裁,通讯是一种发展和开放的文体,结构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没有固定的模式。同样的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报道要求和记者的风格来安排素材,不同的报道内容也可以写成大体相同的形式。
(2)通讯的结构较消息的结构复杂。
由于通讯的内容涵盖面广,时空跨度大,矛盾重叠,头绪繁多,记者要根据对新闻事实内在逻辑顺序和逻辑性质的认识,将复杂的新闻素材有机组织起来并给予符合审美标准的体现,因此,通讯的结构样式较多,驾驭起来难度较大。
12.具体分析历年中国新闻奖获得消息与通讯一等奖作品的新闻角度。
【答案】示例如下:
材料一:
以下是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郭浩东施工队巧绘北京奥运场馆“双唇”》 宁夏人攻克一道道世界性施工难题
郭昊东施工队巧绘北京奥运场馆“双唇”
本报讯(记者苏保伟)1月22日,在北京奥运会国家会议中心,郭昊东将火车票分发到一群打工者手中,让他们回宁夏过年。此前,这位从彭阳县大山深处走出来的打工头,率领他的“郭昊东施工队”奋战在国家会议中心外观装饰工程施工现场,攻克了一道道世界性施工难题,为宁夏人争了光。
家境贫寒的郭昊东读完高中后便到银川、西安、深圳等地打工。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的不眠之夜,他在深圳做出决定:到北京去,与奥运同行。不久,他受聘于北京一家公司。2005年他成立了北京德泰兴装饰公司,将彭阳、同心一带农民纳于“摩下”。他重视职工生活和技能培训,花30多万元购置了一栋三层移动式职工宿舍,3万多元添置了图书和影像资料,采取岗前学习、岗中传帮带、周末和晚上辅导等形式对工人进行培训。与武警北京北苑支队结成军民共建单位,对职工进行军训。一支纪律严明、作风技术过硬,由西北人组织的规模最大的玻璃幕墙施工队伍一一“郭吴东施工队”在首都业界声名鹊起。
2007年3月10日,“郭昊东施工队”承担了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四大主场馆之一的国家会议中心东、北、南三面玻璃幕墙的施工任务。施工难度最大的是东面外观双曲线悬挑唇型工程,长各500米的“上、下唇”是不规则的三维曲面,全部用钢结构和金属铝板及4万多叶片组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