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放射卫生(医学高级)题库>放射肿瘤学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48岁,因“发现双侧颈淋巴结肿大3个月”来诊。无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病史。查体:ECOG=1;双侧颈部数枚肿大淋巴结,质韧、活动;余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无异常;LDH128U/L;乙型肝炎5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颈部和胸部CT:双侧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腹部和盆腔CT:未见异常。左侧颈淋巴结活检: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CD20(+)。初始治疗方案为()。

A . A.受累野放射治疗
B . 次全野放射治疗
C . 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
D . 利妥昔单抗+全身化学治疗,3~4个周期
E . 利妥昔单抗+全身化学治疗,6~8个周期
F . 利妥昔单抗+全身化学治疗,3~4个周期联合受累野放射治疗
G . 高剂量化学治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Word中的剪贴版可以复制()次 关于混杂因子的认识,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混杂因子一定与暴露因素无关。 B.混杂因子一定不是疾病的危险因子。 C.混杂因子一定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均相关的因子。 D.混杂因子一定不是与疾病和暴露均有关的因子。 E.混杂因子一定是与疾病有关而与暴露无关的因子。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由于研究者事先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而对病例组的询问仔细认真,对对照组的询问则不太认真。研究者认为对照组不需要像病例组那样花费精力认真调查,由此产生的偏倚是()。 A.测量偏倚。 B.暴露怀疑偏倚。 C.易感性偏倚。 D.伯克森偏倚。 E.诊断怀疑偏倚。 下列哪种方法对控制混杂不起作用()。 A.盲法。 B.分层分析。 C.标准化。 D.随机化。 E.匹配。 有一幢30层宾馆,建筑高度118.5m根据规范要求设置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请分析以下问题: 患者男,48岁,因“发现双侧颈淋巴结肿大3个月”来诊。无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病史。查体:ECOG=1;双侧颈部数枚肿大淋巴结,质韧、活动;余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无异常;LDH128U/L;乙型肝炎5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颈部和胸部CT:双侧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腹部和盆腔CT:未见异常。左侧颈淋巴结活检: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CD20(+)。初始治疗方案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