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网络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综合题
1. 一个二进制文件共3072字节长。若使用base64编码,并且每发送完80字节就插入一个回车符CR 和一个换行符LF ,问一共发了多少个字节?
【答案】转换后共需要传送的字节数为
根据题意,每80个字节就插入两个字节,所以一共还需要插入的字节数为
又最后一组发送完应插入一个回车符CR 和一个换行符LF , 因此,一共需要传输的字节数为
4096+102+2=4200(字节)。
2. 什么是管理信息库MIB? 为什么要使用MIB?
【答案】管理信息库MIB 是一个网络中所有可能的被管对象构成的虚拟的信息存储器。 只有在MIB 中的对象才是SNMP 能够管理的。MIB 在被管理的实体中创建了命名对象,并规定了其类型。MIB 的定义与具体的网络管理协议无关,这对于厂商和用户都有利,厂商可以在产品中包含SNMP 代理软件,并保证在定义新的MIB 项目后该软件仍能够遵守标准。用户可以使用同一网络管理客户软件来管理具有不同版本的MIB 的多个路由器。管理程序就使用Mffi 中这些信息的值对网络进行管理(如读取或重新设置这些值)。所以在网络管理中必须要使用MIB 。
3. 什么是NAT?NAPT 有哪些特点?NAT 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答案】(1)NAT 全称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 , 即网络地址转换。这种方法需要在专用网连接到因特网的路由器上安装NA T 软件。装有NAT 软件的路由器叫做NAT 路由器,它至少有一个有效的外部全球IP 地址。这样,所有使用本地地址的主机在和外界通信时,都要在NAT 路由器上将其本地地址转换成全球IP 地址,才能和因特网连接。
NA T 的优点:
①通过NAT ,专用网内部主机可使用专用地址与因特网上的主机通信;
②通过NAT ,一个全球合法IP 地址可被多台专用网内部主机分享使用,节省全球IP 地址资源。
NA T 的缺点:通信必须由专用网内的主机发起,专用网内部的主机不能充当服务器。
(2)NAPT 全称NetworkAddressandPortTranslation ,即网络地址与端口号转换。其特点是:
①在路由器转发IP 数据报时,NAFY 对IP 地址和端口号都进行转换,对于出专用网的数据,把专用网内不同的源IP 地址转换为同样的全球IP 地址,把源主机端口号转换为不同的新的端口
NAPT 根据不同的目的端口号, 号; 对于入专用网的应答,从NAPT 转换表中找到正确的目的主机;
②NAPT 工作在网络层和传输层。
4.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
【答案】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的第一个分
1983年,TCP/IP组交换网ARPANET 最初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并不是一个互连的网络)。
协议成为ARPANET 上的标准协议,在1983至1984年间,因特网形成;
第二阶段是3级结构的因特网。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从1985年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 )就围绕六个大型计算机中心建设计算机网络,即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 。它是一个三级计算机网络,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
第三阶段是多层次ISP 结构的因特网。第三阶段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 结构的因特网。大致将因特网分为以下五个接入级:第一级是网络接入点NAP ; 第二级是由多个公司经营的国家主干网;第三级是地区ISP (商用的、国家的);第四级是本地ISP ; 第五级是校园网、企业或家庭PC 机上网用户。
5. 用TCP 传送512字节的数据,设窗口为100字节,而TCP 报文段每次也是传送100字节的数据,再设发送端和接收端的起始序号分别选为100和200。试画出传输的工作示意图,从连接建立阶段到连接释放阶段都要画上。
【答案】传输的工作示意图,如图所示。
图 传输的工作示意图
6. RIP 使用UDP , OSPF 使用IP , 而BGP 使用TCP 。这样做有何优点,为什么RIP 周期性地和邻站交换路由信息而BGP 却不这样做?
【答案】RIP 只和邻站交换信息,UDP 虽不保证可靠交付,但UDP 开销小,可以满足RIP 的要求;OSPF 使用可靠的洪泛法,并直接使用IP ,灵活性好并且开销更小;BGP 需要交换整个路由表(在开始时)并更新信息;TCP 提供可靠支付以减少带宽的消耗。
RIP 使用不保证可靠交付的UDP , 必须不断的(周期性的)和邻站交换信息才能使路由信息及时得到更新;但BGP 使用保证可靠交付的TCP , 因此不需要这么做。
7. 试将TCP/IP和OSI 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讨论其异同之处。
【答案】(l )OSI 和TCP/IP的相同点是二者均采用层次结构,都是按功能分层。
(2)0SI 和TCP/IP的主要不同点如下:
①0SI 分七层,自下而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分为四层,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②0SI 层次间存在严格的调用关系,两个N 层实体的通信必须通过下一层N-1层实体,不能越级,而TCP/IP可以越过紧邻的下一层直接使用更低层次所提供的服务,因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提高了协议的效率;
③0SI 只考虑用一种标准的公用数据网,TCP/IP更侧重于异构网的互联问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