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579西方政治思想史(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日月论
【答案】日月论是中世纪教权派政治思想的代表之一。教皇格里高利七世是教权与王权斗争中的著名人物,教权派思想在他这里发展成熟。他指出,教皇是教会的最高首脑,其权力直接来自上帝。在教会与国家关系的认识上,他承袭了奥古斯丁的思想,认为上帝把管理人间一切事务的权力都交给了教会,教会主动把治理国家的权力交给某些人,而将管理精神事务的权力留给自己掌管。因此,世俗统治者必须对教会恭顺虔敬,教皇有权废黔不服从教会的君主。他把教皇权力与皇帝权力的关系比作太阳与月亮的关系。教皇权力是太阳,皇帝权力是月亮。月亮的光来自太阳,皇帝的权力来自教皇。这就是中世纪有名的“日月论”。
2. 布丹
【答案】布丹是16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近代主权理论的创始人。主要政治学著作是《国家论六卷》。主权理论是他对西力政治思想做出的最大贡献。他认为主权是国家的主要标志,是对公民和臣民的不受法律限止的最高权力。卞权是指对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外具有独立平等的权力。布丹的思想反映了中世纪后期法国新兴资产阶级既要求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又要求维护资产阶级的财产权利的倾向。
3. 双城论
【答案】双城论是罗马帝国时期教父学最高权威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的观点,这是他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4. 边沁
【答案】边沁是英国18.19世纪时的政治思想家,功利主义学说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1776年,他发表了第一部著作《政府片论》,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改革主张。1789年发表了《道德与立法原理》一书,该书使他名声大震。边沁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他功利思想的根本原则,也成为衡量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根本价值标准,功利思想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由此提出他的政府理论和改革主张,这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进步要求。边沁认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人的根本道德原则,求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和个人利益之所在。因此,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政府行为都应以增加人和社会的幸福、减少人和社会的不幸为目的。
5. 孟德斯鸠
【答案】孟德斯鸠是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的先驱,著名的政治思想家。近代分权学说、地理环境论与历史方法的创立者,又是近代法理学和社会学的奠基人。其政治观点倾向于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其著作《论法的精神》猛烈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系统地提供了政治与法律制度建设的原则,直接影响了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他使用了历史的方法,探寻了社会、国家和法律制度的存在规律,分别考察了各类政体的性质,他还讨论了腐化的问题,提出了政治自由问题和分权学说。在这本书中,孟德斯鸠运用历史方法和文化学的方法,论证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自由和民主制度,在西方政治思想界有着重要的地位。他提出的分权制衡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组织原则,对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产生过重要影响。
6. 市民社会
【答案】市民社会是黑格尔的一个概念,黑格尔把市民社会看成是多个个人和若干家庭的聚集,是家庭扩大与分裂的发展结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结合形式。独立的个人由于相互需要而联合成市民社会,他们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利用。市民社会包含有三个环节:
①“需要的体系”。个人的需要,通过个人和其他一切人的劳动与需要的满足而获得满足。这要有劳动,有分工的方式,有各个等级的形成。
②司法。由法律去规定和维系各种财产关系、契约关系,通过司法保护所有权和人格。
③警察和同业公会。通过它们预防社会危险、保护生命财产,把每个人的特殊利益作为共同利益子以关心。现在通常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组织和团体构成。它是国家权利体育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是衡量一个社会组织化、制度化的基本标志,具有独立性制度性的特点。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的缓冲地带。
二、简答题
7. 如何看待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答案】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启蒙运动的基本主题是推崇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理性主义,主张废除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抨击天主教教义,传播资产阶级的人权与民主。
(2)对平等问题的关注和要求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为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人民进行革命的思想武器。
(3)启蒙运动中各个启蒙思想家关于分权制衡、政体的学说,为法国大革命后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掌握国家政权提供了准备。
8. 马丁路德的新教政治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如何评价?
【答案】(1)主要内容
①教皇并未掌握进入天堂的钥匙,教徒可以凭借自己的理性和良知解释《圣经》。简称为“因信称义,不靠事功”即对上帝的信仰是教徒得救的唯一途径,没有内心的真正信仰,任何事功和善行都不能使人得救。
②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无论于什么人,世俗政府都有权来管理他们,对世俗政府,人们只能服从,不能反抗。
(2)评价
①路德的新教政治观是十二世纪以来异端思想的继续,反映了新兴市民的思想要求,极大地启迪和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反封建的斗争。
②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对信仰的权威,他把人们从外在的宗教中解放出来,却又把宗教变成了人的内心世界。
9. 格老秀斯国家主权学说对布丹政治主权学说的发展及其局限性是什么?
【答案】(1)格老秀斯国家主权学说对布丹政治主权学说的发展
格老秀斯是在研究国际法中讨论国家和主权问题。他明确指出,主权就是不受另一个权力支配的权力。国际活动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在格老秀斯以前,布丹只是从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出发,提出主权最高、永久、不可分割等性质。格老秀斯这种关于主权国家对外独立的性质,是对布丹主权理论的发展和补允。
(2)格老秀斯国家主权学说的局限性:
格老秀斯拥护君主主权,否定人民主权论,具体有如下局限:
①人民不能任意改变政府形式;
②主权是主权者的一种私权;
③反对所谓一切政府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福利的理论。
10.试分析比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混合政体思想?
【答案】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混合政体思想是西方政治思想上具有代表性意义和影响力,这种混合思想后来逐渐衍生出民主共和制与君主制。混合政体思想强调在政治上力量混合和平衡,并构成制约与平衡。
(1)相同点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混合政体思想都强调单一的政体存在各种弊端,纯粹的统治形式或简单的政体形式都会以特定的方式蜕化变质,所以特别强调混合政体。
(2)不同点
①古希腊的混合政体观强调的是社会集团和力量之间的混合与平衡,但未说明这种力量之间具有一定的制约性或平衡性:古罗马的混合政体不仅强调社会集团与力量的混合与平衡,而且还说明了权利体系构成部分和机构之间的制约和平衡。
②在政体上,古希腊强调君主政体与平民政体相结合,民主制、贵族制与君主制相联合; 而古罗马则强调民主制与寡头制相混合,民主制、贵族制与君主制结合而成的适中的平衡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