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个别化

【答案】个别化是一种分别逐一对待的方法,体现了传统的社会工作价值。它把每一个人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个别化原则体现了对个人的尊重。

个别化处理体现在方方面面:

①社会工作者要了解每一个当事人的特点,主要是心理特点,确定“这一个人,与“那一个人”的不同之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工作。

②在生活(包括饮食起居)、活动和学习方面也要有相应的措施。

③在起居上要尊重每一个人的隐私权,尽可能地满足每一个人保守其隐私的需要。

2. 增能理论

【答案】增能理论则站在人的发展的立场上,认为通过一定的方法残疾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他失去的机体的、社会的功能,并有助于他们进入一般的、正常的社会生活。增能小但在于增强其原本丧失的机体功能,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甚至可以减轻他们对社会的“拖累”。增能理论是以人的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关注于人的基本价值的实现。

3. 个案工作

【答案】社会个案工作是指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在个案工作中,工作者在与案主彼此信任合作的和谐关系中,充分调动案主本身的潜能与积极性,共同探讨、研究案主的问题、家庭及社会环境,运用案主本身及外部资源,增进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帮助案主成长的目的。

4. 操作学习

【答案】操作学习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来改变行为,即控制或操作条件,相应地产生一个期望的行为。人作用于环境,而环境又决定人的行为,通过这个过程,行为被改造和改变。如果一种行为被强化,它的出现的频率就会增加,要想得到期望的行为即强化它。强化可以是正强化,也可以是负强化。

5. 观察学习理论

【答案】观察学习理论强调环境或境况决定人的行为,行为的产生受当时行为条件的制约,

因此行为会因情景而改变。每个人的人格特点是个人和环境变量持续相互作用的结果。观察学习是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及所受到的强化,由于看到他人行为被强化而代替自己行为的强化,因而观察者也能学习到不范者的行为。

二、简答题

6. 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木原则与价值基础。

【答案】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与价值基础主要包括:

(1)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医务社会工作实践遵循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多种多样,核心是将病人作为人来看待,并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健康照顾服务,满足病人的健康需要。纵观人类社会医学发展历史,仁心仁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和匡世救国是医学的最高目标。

(2)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

医务社会工作是医护专业价值观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结合体。

①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学的专业价值观和最高的职业道德是为病人和服务对象谋福利,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绝不利用工作之便做缺乏道德乃至违法的事,要严格保守秘密,尊重个人隐私等。

②美国社会工作者联合会的专业价值观承认个人在社会中拥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尊重服务对象与自己的工作关系并保守秘密,尊重个人和群体的差异,维护社会正义和所有人的最大福利等。

7. 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方法论。

【答案】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中国古代社会工作实践的价值理念以及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

不同的材质需要不同的加工方法。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我们需要借鉴与创新,对于中国占代社会工作实践的价值理念和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我们需要批判与继承、综合与发展。

(1)借鉴与创新

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制度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吸收和借鉴,用以发展我们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吸收和借鉴并不是照抄照搬,而是要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改造、创新工作,赋予它们以新的形式和内容。

(2)批判与继承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好的东西,也不能简单地拿来就用,要批判其封建性的形式,继承其爱人助人的内容。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现代中国,爱人助人的内容一定要比古代中国更宽广。

(3)综合与发展

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主要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及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二部分文化中都包含着与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相一致的内容。我们要把它们的共性提炼出来,进行综合,使之成为统一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

8. 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

【答案】(1)社会工作的目标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而形成的职业活动。虽然各国政府与民间组织推动、发展社会工作的出发点会有一些差异,但是社会工作还是有其共同的目标。以下我们从服务对象和社会两个层面来说明社会工作的目标。

①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

a. 解救危难

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就是寻找资源,支持他们,帮助他们走出危难。社会上作者在解救危难中的角色是多方面的:在受助者生命处于危机时社会下作者要施以援手为其提供物质支持,包括衣、食、住条件; 社会工作者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对处于危难的人给予心理支持。

b. 缓解困难

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缓解压力、克服困难,恢复正常生活。当前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困难群体解决困难,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生活。

c. 促进发展

社会工作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而这一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和帮助,促进其潜能的发挥和能力的增长,逐渐达到自己能应对困难、面对生活以至预防新问题出现的状态。

②社会层面的目标

a. 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工作者秉持专业价值观,用自己的专业方法介入社会生活,就是要解决个人、家庭、社区方面的问题,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身功能,修复社会的机制,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

b. 促进社会公正

为了促进社会公正,社会工作者从多个方面介入社会生活,对不公正现象进行干预。这包括: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促进不公正制度的改变,为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制度保障。

(2)社会工作的功能

社会工作通过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可以达到促进其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等功能。

①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a. 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种具体的帮助和服务,解决其困难、增强其能力,以帮助他们能正常生活。。社会工作者在物质帮助、心理辅导和社会支持方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