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西医结合外科(医学高级)题库>外科学基础题库

问题:

[单选] 手术后的分解代谢期一般持续()。

A . 2~3天
B . 3~4天
C . 3~7天
D . 5~10天
E . 10~15天

碘在()时,衰减曲线具有锐利的不连续性,其临界水平成为K缘。 11keV。 22keV。 33keV。 44keV。 55keV。 院前创伤包扎错误的叙述是() 要防止滑脱。 包扎四肢时,应将指(趾)端封闭,防止受凉。 不要用已潮湿的绷带,因其干后会收缩,常嫌缠绕过紧。 绷带各圈中,皮肤不可外露,每圈应重叠1/3,最后在肢体不易受压处打结。 在肢体的骨隆起或凹陷处,如内外踝、腋窝及腹股沟等处,应垫好棉垫再行包扎。 慢性肺心病机制中,导致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缺氧。 毛细血管网被损毁或闭塞。 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多。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液黏稠度增加。 肺小动脉炎。 关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血红蛋白测定法,正确的叙述是()。 能用吸光度"A"值直接计算Hb浓度。 突出优点是简便。 不能用于同时测定白细胞计数和Hb浓度的血细胞分析仪。 十二烷基硫酸钠不破坏WBC。 是Hb测定的参考方法。 关于DSA成像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增强未造影图像和造影图像的X线信号。 高分辨率的摄像机对增强的图像扫描。 模拟信息经A/D转换成数字信息。 造影图像的信息与未造影图像信息相减。 血管像被减去,显示骨骼与软组织影像。 手术后的分解代谢期一般持续()。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