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住院医师公共卫生学Ⅰ阶段题库>北京住院医师公共卫生学(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流行病学中的偏倚可以分为()

A . 住院偏倚、测量偏倚、混杂偏倚
B . 住院偏倚、测量偏倚、信息偏倚
C . 选择偏倚、混杂偏倚、信息偏倚
D . 测量偏倚、混杂偏倚、回忆偏倚
E . 混杂偏倚、住院偏倚、回忆偏倚

对于一种严重的致死性疾病,在评价某种新的疗法的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是() 发病率。 患病率。 病死率。 死亡率。 罹患率。 患者女,15岁,因“低热、盗汗、乏力15d,头痛、畏光5d”来诊。查体:精神萎靡,颈强直,克尼格征(+)。PPD试验(+++);脑脊液常规:WBC320×106/L,N0.40,L0.60,蛋白(+)。胸部X线片:正常。应用泼尼松的目的除外() A.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抑制炎症渗出。 减轻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 防止脑室孔道及颅底部纤维粘连。 评价疫苗接种效果的主要内容为() 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 接种的安全性。 接种的临床效果。 接种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和免疫学效果。 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 传染源、宿主、传播途径。 传染源、传播途径、机体。 传染源、传播途径、环境。 传染源、传播途径、自然环境。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骨骼肌发生强直收缩时,其动作电位() 发生叠加。 不发生叠加。 电位幅度加大。 电位时程延长。 产生强直收缩。 流行病学中的偏倚可以分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