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614地理信息系统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矢量数据结构

【答案】矢量数据结构是利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这种数据组织方式能最好地逼近地理实体的空间分布特征,数据精度高,数据存储的冗余度低,便于进行地理实体的网络分析,但对于多层空间数据的叠合分析比较困难。

2. 数字地形分析

【答案】数字地形分析对于格网DEM 是指利用其进行地形曲面拟合、立体透视分析、通视分析、计算地形属性(地形的坡度、坡向、曲面面积、地表粗糙度、高程变异,以及谷脊特征等)、流域特征地貌提取与等高线自动分割; 数字地形分析对于三角网DEM 是指利用其进行三角网内插和等高线追踪。

3. 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Open GIS)

【答案】OpenGIS 其目标是制定一个规范,使得应用系统开发者可以在单一的环境和单一的工作流中,使用分布于网上的任何地理数据和地理处理。它致力于消除地理信息应用之间以及地理应用与其它信息技术应用之间的藩篱,建立一个无“边界”的、分布的、基于构件的地理数据互操作环境,与传统的地理信息处理技术相比,基于该规范的GIS 软件将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可升级性、可移植性、开放性、互操作性和易用性。

4. 不规则三角网模型

【答案】不规则三角网模型简称TIN ,它根据区域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连的三角面网络,区域中任意点落在三角面的顶点、边上或三角形内。如果点不在顶点上,该点的高程值通常通过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在边上用边的两个顶点的高程,在三角形内则用三个顶点的高程)。

5. 拓扑结构

【答案】拓扑结构是为在点、线和多边形之间建立关联,以及彻底解决邻域和岛状信息处理问题而必须建立的数据结构。这种结构应包括以下内容:唯一标识,多边形标识,外包多边形指针,邻接多边形指针,边界链接,范围(最大和最小x , y 坐标值)。

6.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答案】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简称NII ,是一个能够给用户随时提供大容量信息的,由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完备的网络系统。目前全球被广泛采用的信息基础

设施就是因特网。

7. 3S 技术

【答案】3S 技术是GPS (全球定位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RS (遥感)的集成应用,构成为整体的、实时的和动态的对地观测、分析和应用的运行系统。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大脑,两只眼睛”的框架,即RS 和GPS 向GIS 提供或更新区域信息以及空间定位,GIS 进行相应的空间分析,以从RS 和GPS 提供的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综合集成,使之成为决策的科学依据。

8. 空间信息格网

【答案】空间信息格网简称SIG ,是一种汇集和共享地理上分布的海量空间信息资源,对其进行一体化组织与处理,从而具有按需服务能力的、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和信息处理能力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9. 网络分析

【答案】网络分析是通过研究网络的状态以及模拟和分析资源在网络上的流动和分配情况,

对网络结构及其资源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空间分析方法。网络分析的基础是图论和运筹学。

10.边界代数算法

【答案】边界代数算法是一种基于积分思想的矢量格式向栅格格式转换算法,它适合于记录拓扑关系的多边形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结构。它不是逐点判断与边界的关系完成转换,而是根据边界的拓扑信息,通过简单的加减代数运算将边界位置信息动态地赋给各栅格点,实现了矢量格式到栅格格式的高速转换,而不需要考虑边界与搜索轨迹之间的关系,因此算法简单、可靠性好,各边界弧段只被搜索一次,避免了重复计算。

二、简答题

11.你对地理信息系统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是怎么理解的?

【答案】地理信息系统的社会化是指GIS 技术的应用己经深入到社会公共生活的领域,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大众化是社会化的主要方面,它是指GIS 技术己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利用GIS 可以把空间信息按坐标组织起来,进而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决策支持,数字地球是GIS 社会化的顶点。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着地理信息系统,如汽车导航,旅游等。GIS 应用和其他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己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应用角度来看,GIS 的社会化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方便的使用其功能。从应用开发角度看,GIS 社会化的标志是GIS 产业的形成和分化,形成专门的数据生产厂商。

12.设有5各顶点v 1, v 2.v 3, v 4和v 5,相互间通路如图1所示。图中边上所标的数字为该边距离(km )请用“Dijkstra 算法”计算从v 1到v 5的最短路径。

1

【答案】(1)以v 1为起点,图1的邻接矩阵为:

(2)选择一个节点使得它是当前求得的一条从起始点出发的最短路径的终点。设S 为已经找到的从起始点出发的最短路径的终点的集合,V 为所有终点的集合。

(3)修改从起始点出发到集合V-S 中的任一顶点的最短路径长度。对于集合V-S 中的某一顶

,则点,如果从起始点直接到它的长度(不经过其他顶点)大于其他可行线路(可绕行其他顶点)

将起始点到该店的距离改为所有可能中的最小数值。

(4)重复(2)(3)步骤,求得从v 1到各个顶点的最短路径是依路径长度递增的序列。 (5)Dijkstra 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

所以,v 1到v 5的最短路径为:v l -v 4-v 3-v 5,长度为60。

13.什么是Voronoi 图,它有哪些主要特性和用途?

【答案】(1)V oronoi 图的定义

V oronoi 图是根据离散分布的己知数据点对研究区域进行划分,使得划分成的多边形覆盖整个研究区域,形成一个V oronoi 图,且每一个多边形中仅包含一个己知的数据点。

(2)V oronoi 图的特征

①所有的V oronoi 多边形都是凸多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