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山东大学(威海)618新闻理论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内部复习题1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循环日报》

【答案】《循环日报》是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最出色的一份。1874年2月4日,《循环日报》在香港创刊。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王韬是该报的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笔。在王韬的主持下,《循环日报》以“强中以攘外,课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办报宗旨,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的报纸之一。该报取名“循环”,是因为其创办人王韬是循环论的信奉者。王韬先后在该报上发表了数以百计的政论文章,评论时事政治,鼓吹变法自强。在业务上,《循环口报》对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最大贡献,就是首创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作为一份政论报刊,《循环日报》还大胆改革文体,建设报刊政论文体。王韬为《循环日报》撰写的政论,立场鲜明,短小精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且富于感情,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报人有很大影响。

2. 《时报》

【答案】《时报》是戊戌政变后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1904年6月12日创刊于上海。狄葆贤和罗普分别担任该报经理和主笔。《时报》在政治卜并没有造成多大影响,但在报纸的评论、编辑、出版方面敢于大胆革新,为我国报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①首先将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创造的“时评”这种新的报章文体移植于日报,开辟了《时评一》、《时评二》、《时评三》三个栏目; ②首创报纸周刊,即在每周固定的日子设立教育、实业、妇女、儿童、英文、图画、文艺等7个专版,分别聘请专家负责编辑; ③首先采用1至6号铅字排版,新闻标题和评论中的主眼,“皆加圈点以为识别”,版面编排“务求醒目”; ④最先将一张报纸分为一、二、三、四版,两面印刷,彻底摆脱了书册式报纸的痕迹。

3. 穆青

【答案】穆青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新闻记者,曾任新华社社长。从事新闻工作50多年,他勤学苦练,不懈进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写了多篇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闻佳作。他的新闻通讯报道浓缩了伟大时代,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叙写了时代激流,因而读来引人入胜。1986年,国家创办中国新闻学院,穆青兼任新闻学院院长,为中国新闻队伍建设付出了辛勤劳动。

4. “双百”方针

【答案】“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1956年4月党中央在讨论十大关系的过程中,确定的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事业的重要指导方针,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宣布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党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指导方针。

第 1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