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女性,21岁。主因突发高热,大便十余次,初为水样便,逐渐为黏液脓血便,收治入院。查体:体温39.5℃,血压79/58mmHg,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数,神志淡漠。为进一步确诊,需要做粪便培养,不正确的方法是() A.采集新鲜粪便。 取黏液脓血部分。 可在用抗生素后采集。 用无菌容器留取。 及时送检。
病人男性,34岁,其手部被流浪狗咬伤后没有及时处理、接种狂犬病疫苗,最终导致死亡。狂犬病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单间严密隔离。 被病人唾液沾染的用品均应消毒,医护人员如有皮肤破损,应戴乳胶手套。 须防病人在痉挛发作中抓伤咬伤。 病室内保持绝对安静,防止音、光、水、风等刺激;作好监护工作。 病人发病期间应当禁食。
病人男性,34岁,其手部被流浪狗咬伤后没有及时处理、接种狂犬病疫苗,最终导致死亡。手部被咬破,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消毒后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后,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即可。 立即注射消炎药物,不处理伤。 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用20%的肥皂水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至少15分钟后包扎。
4岁男孩,发热,嗜睡,头痛3天,体温40.2℃,意识呈浅昏迷,颈软,双侧瞳孔缩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周围血象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脑脊液无色透明,细胞数100×106/L,多核0.80,单核0.20,糖4.5mmol/L,氯化物120mmol/L,蛋白0.9mmol/L,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护士在护理该患儿时重点的监护内容是() A.高热、头痛、呼吸衰竭。 高热、呕吐、呼吸衰竭。 高热、昏迷、呼吸衰竭。 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昏迷、惊厥、循环衰竭。
4岁男孩,发热,嗜睡,头痛3天,体温40.2℃,意识呈浅昏迷,颈软,双侧瞳孔缩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周围血象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脑脊液无色透明,细胞数100×106/L,多核0.80,单核0.20,糖4.5mmol/L,氯化物120mmol/L,蛋白0.9mmol/L,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对该患儿应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A.接触隔离。 消化道感染。 血液/体液隔离。 虫媒隔离。 呼吸道隔离。
病人男性,32岁,不规则发热、咳嗽、伴间断腹泻、食欲减退及明显消瘦2个月,既往有静脉吸毒史。体格检查:体温38℃,全身淋巴结肿大,质韧、无触痛,能活动。血白细胞4.0×10g/L,血清抗-HIV(+)。针对该病人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