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题库>传染科题库

问题:

[单选]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首先遭到哪种非特异性免疫因素的作用()

A . 抗毒素
B . 中和抗体
C . 吞噬细胞
D . 致敏T细胞
E . 调理素

锁骨骨折可发生的合并损伤是() 颈2、3神经根损伤。 胸锁乳突肌损伤。 副神经损伤。 膈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 肱骨上1/3骨折,骨折线在三角肌止点以上,远折端移位是由于() 三角肌,喙肱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牵拉。 背阔肌,胸大肌,大圆肌牵拉。 大圆肌,喙肱肌,三角肌牵拉。 胸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牵拉。 肱桡肌,肱肌,三角肌,喙肱肌牵拉。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断端典型的移位方向是() 近折端向后下移位,远折端向前移位。 近折端向后上移位,远折端向前下移位。 近折端向前下移位,远折端向后上移位。 近折端向前下移位,远折端向桡侧移位。 近折端向后下移位,远折端向尺侧移位。 流脑发生的皮肤瘀点病理基础是() 血管脆性增加。 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消耗。 广泛血管内凝血。 细菌及内毒素引起小血管栓塞性炎症。 细菌外毒素引起小血管栓塞性炎症。 女性,30岁。颈椎外伤后3小时入院。查体:四肢完全瘫痪,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肩峰上感觉正常。损伤部位可能在() 颈椎2-3之间。 颈椎3-4之间。 颈椎4-5之间。 颈椎5-6之间。 颈椎6-7之间。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首先遭到哪种非特异性免疫因素的作用()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这是一道记忆、理解题。考学生对传染病感染过程中的免疫应答的认识。预测错误率较高。常见错误:选答"A"、"B"、"D"、"E",这主要是对免疫应答的过程理解不熟悉,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不牵涉对抗原的识别和二次免疫应答的增强,会首先遭到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体液因子能直接或通过免疫调节作用而清除病原体。要点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不牵涉对抗原的识别和二次免疫应答的增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会首先遭到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