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省培养单位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611生物化学(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湖南省培养单位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611生物化学(甲)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 2 2017年湖南省培养单位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611生物化学(甲)考研强化模拟题(二) . 13 2017年湖南省培养单位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611生物化学(甲)考研强化模拟题(三) . 24 2017年湖南省培养单位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611生物化学(甲)考研强化模拟题(四) . 35 2017年湖南省培养单位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611生物化学(甲)考研强化模拟题(五) . 47
一、名词解释
1. 抗原、抗体。
【答案】抗原是指凡能刺激动物机体产生抗体并能特异地与这种抗体结合的物质。
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也是机体内最复杂的分子,它以巨大的多样性识别着外部世界纷繁的抗原结构。
2. 位点特异性重组(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答案】位点特异性重组是指发生在DNA 特异性位点上的重组。
3.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
【答案】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肽链中的氨基酸排序。维持一级结构的化学键为共价键,主要为肽键。
4. 蛋白质的等离子点。
【答案】蛋白质的等离子点是指蛋白质在不含任何其他溶质的纯水中的等电点,即在纯水中蛋白质的正离子数等于其负离子数时的pH 。
5. P/0值(P/0 ratio)。
【答案】P/0值是指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每消耗lmol 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酸的物质的量。电子经过呼吸链的传递作用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在此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用于ADP 磷酸化生成ATP 。经此过程每消耗lmol 原子氧所消耗无机磷或生成A TP 的物质的量称为磷氧比值(P/0)。如NADH
的磷氧比值是 的磷氧比值是
6. D-环复制 (displacement-loop replication)。
【答案】D-环复制是指线粒体DNA 和叶绿体DNA ,以及少数病毒DNA 的复制方式。双链环状DNA 两条链的 复制起点不在同一位置,先从重链的起点起始合成重链,新合成的重链取代原来的重链与轻链配对,原来的重链 被取代,形成loop 结构,因此称为取代环复制。
7. 锌指结构(zinc finger)。
【答案】锌指结构是指基因表达调节蛋白的结构“模块”,组成与DNA 的结合区;由30个氨基酸组成,其中 含有2个Cys 和2个His 、或4个Cys ,4个氨基酸残基位置在正四面体四个角,锌离子位置相当在中心,锌离子和氨基酸之间形成配位键,使这段肽链成指状,故称锌指。
8. 抗维生素
【答案】抗维生素是指结构类似于维生素的结构,它们在体内与维生素竞争,而使维生素不能发挥作用的某些化合物。在研宄维生素缺乏病的过程中经常使用某些抗维生素来造成动物的维生素缺乏病。
二、单选题
9. 由草酰乙酸和乙酰
用属于( )。
A. 变构效应
B. 反竞争抑制
C. 酶的共价修饰
D. 底物类似物抑制
【答案】A
10.下列哪种糖无还原性( )。
A. 麦芽糖
B. 蔗糖
C. 阿拉伯糖
D. 木糖
E. 果糖
【答案】B
11.长期饥饿时大脑的能量来源主要是( )。
A. 葡萄糖
B. 氨基酸
C. 甘油
D. 酮体
【答案】D
12.调节物质代谢体内最基础的层次是( )。
A. 细胞水平
B. 激素水平
C. 神经调节
D. 整体水平
【答案】
合成柠檬酸是三羧酸循环的重要控制点,对柠檬酸合晦的调节作
13.以水作展层剂,氨基酸混合物中在滤纸上移动最快的是( )。
A. 丙氨酸
B. 亮氨酸
C. 丝氨酸
D. 缬氨酸
【答案】C
14.在离体线粒体实验中测得一底物的
入呼吸链( )。 A.
B.FMN C.
D. 以上都不是
【答案】D
15.分离纯化下述活性肽:焦谷-组-色-丝-酪-甘-亮-精-脯-甘酰胺的有效方法之一为( )。
A. 羧甲基(CM-)纤维素层析
B. 二乙氨基乙基(DEAE-)纤维素层析
C. 葡聚糖G-100凝胶过滤
D. 酸性酒精沉淀
E. 硫酸铵沉淀
【答案】A
CM-纤维素是阳离子交换剂,【解析】在纤维素层析,在
此肽洗脱下来。DEAE-纤维素是阴离子交换剂,在质或多肽时一般选用溶液中约为分离此肽可用CM-将:为分离蛋白左右上柱,这时此肽带正电荷,被吸附到柱上,以后通过提高洗脱液的溶液中比值为1. 8, 该底物脱下的氢最可能在下列哪一部位进左右,该肽在此时不带负电荷,不能吸附到DEAE-纤维素层析柱上,所以一般不用此法分离。酸性乙醇和硫酸铵不能使此肽沉淀。葡聚糖G-100凝胶分离多肽、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000-150000。该肽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左右,不合适。
16.胰液分泌到小肠的过程是由哪种激素支配的?( )
A. 缩胆囊素
B. 胃泌素
C. 胰岛素
D. 内因子
E. 胰泌素
【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