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物资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911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分析题
1. 通道有几种类型?简述其特点。
【答案】(1)选择通道
又称高速通道,在物理上可接多个设备,但逻辑上只能接一个设备,主要用于连接高速外设。但外设的辅助操作时间长,此期间内通道处于等待状态,利用率不高。
(2)数组多路通道
不仅在物理上可接多个设备,逻辑上也可接多个设备。既保留了选择通道高速传送数据的优点,又充分利用了控制性操作的时间间隔为其他设备服务,通道效率充分得到发挥。
(3)字节多路通道
主要用于连接大量低速设备。物理上、逻辑上均可连接多个设备。不仅允许多个设备同时操作,也允许它们同时进行传输型操作。各设备与通道间的数据传送以字节为单位交替进行。
2. 某CRT 显示器可显示128种ASCII 字符,每帧可显示80字×25排;每个字符字形采用7×8点阵,即横 向7点,字间间隔1点,纵向8点,排间间隔6点;帧频50Hz ,采取逐行扫描方式。问:
(1)缓存容量有多大?
(2)字符发生器(ROM )容量有多大?
(3)缓存中存放的是字符ASCII 代码还是点阵信息?
(4)缓存地址与屏幕显示位置如何对应?
(5)设置哪些计数器以控制缓存访问与屏幂扫描之间的同步? 它们的分频关系如何?
【答案】CRT 显示器缓存与屏幕显示间的对应关系:
(1)缓存容量
(2)ROM 容量
(3)缓存中存放的是待显示字符的ASCII 代码。
(4)显示位置自左至右,从上到下,相应地缓存地址由低到高,每个地址码对应一个字符显示位置。
(5)①点计数器(7+1): 1分频(每个字符点阵横向7个点,间隔1个点)。
②字符计数器(80+12): 1分频(每一水平扫描线含80个字符,回归和边缘部分等消隐段折合成12个字符 位置)。
③行计数器(8+6): 1分频(每行字符占8点,行间隔6点)。
④排计数器(25+10): 1分频(每帧25行,消隐段折合为10行)。
3. 某I/O系统有四个设备:磁盘(传输速率为500000位/秒)、磁带(200000位/秒)、
图
,试用中断方式、DMA 方式组织此I/O系统。画打印机(2000位/秒)、CRT (1000位/秒)
出包括CPU 部分总线控制器在内的1/ 0方式示意图,并略作文字说明。
【答案】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设备传输速率不同,磁盘、磁带采用DMA 方式,打印机、CRT 采用中断方式,因而使用了独立请求与链式询问相结合的二维总线控制方式。DMA 请求的优先权高于中断请求线。每一对请求线与响应线又是一对链式查询电路。
图1
4. 设存储器容量为32字,字长64位,模块数m=4, 分别用顺序方式和交叉方式进行组织。存储周期T=200nS, 数据总线宽度为64位,总线传送周期
各是多少?
【答案】信息总量:q :64位x4=256位顺序存储器与交叉存储器读出4个字的时间分别是:
则顺序存储器带宽为
交叉存储器带宽为
问顺序存储器和交叉存储器的带宽
5. 如图表示使用页表的虚实地址转换条件,页表存放在相联存储器中,其容量为8个存储单元,求:
(1)当CPU 按虚拟地址1去访问主存时,主存的实地址是多少?
(2)当CPU 按虚拟地址2去访问主存时,主存的实地址是多少?
(3)当CPU 按虚拟地址3去访问主存时,主存的实地址是多少?
图
【答案】(1)用虚拟地址为1的页号15作为页表检索项,查得页号为15的页在主存中的起始地址为80000, 故将80000与虚拟地址中的页内地址0324相加,求得主存实地址为80324。
(2)同理,主存实地址
(3)虚拟地址3的页号为48, 查页表时,发现此页面在页表中不存在,此时操作系统暂停用户作业程序的执行,转去查页表程序。如该页面在主存中,则将该页号及该页在主存中的起始地址写入主存;如该页面不在主存中,则操作系统要将该页面从外存调入主存,然后将页号及其主存中的起始地址写入页表。
6. 某32位机共有微操作控制信号52个,构成5个相斥类的微命令组,各组分别包含4个、5个、8个、15 个和20个微命令。己知可判定的外部条件有CY 和ZF 两个,微指令字长29位。
(1)给出采用断定方式的水平型微指令格式。
(2)控制存储器的容量应为多少位?
【答案】(1)微指令的格式如下所示(注意各控制字段中应包含一种不发出命令的情况,条件测试字段包含一种 不转移的情况)。
(2)控存容量为
二、计算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