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810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战略性变革
【答案】战略性变革是指组织对其长期发展战略或使命所做的变革。如果组织决定进行业务收缩,就必须考虑如何剥离非关联业务; 如果组织决定进行战略扩张,就必须考虑购并的对象和方式,以及组织文化重构等问题。
2. 利益相关者
【答案】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 ),又称利益枚关者,是指那些与特定组织有一定利益关系的有关者,其利益得失与组织的存在相关。换言之,利益相关者是在一定环境中受组织决策和政策影响的任何有关者。这一概念最早由伊戈尔·安索夫在《公司战略》一书中首次提出,自弗瑞曼《战略管理一一利益相关者方式》出版后,“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管理”、“利益相关者理论”等术语得到广泛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已经成为分析企业组织行为的一个既定理论框架,应用于公司治理、企业伦理、战略管理等方面。
3. 持续性计划
【答案】持续性计划是指持续执行的计划,提供了对重复进行的活动的持续指导,包括政策、规则和程序等。持续性计划是一种灾难恢复计划,以文件的形式说明某个机构如何应对可能的灾难。该计划应包括需要遵循的注意事项,以便能够将灾难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并使该组织能够持续发展,或迅速地恢复关键任务的执行能力。
4. 横向一体化
【答案】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战略又称水平一体化战略,是指为了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增强企业实力而与同行业企业进行联合的一种战略。实质是资本在同一产业和部门内的集中,目的是实现扩大规模、降低产品成本、巩固市场地位。国际化经营是横向一体化的一种形式。
二、简答题
5. 对比关于变革的“风平浪静”与“急流险滩”两种观点。
【答案】变革过程有两种观点,可以使用两个极为不同的比喻来说明变革过程。具体内容如下:
(1)“风平浪静”观
风平浪静观是指设想组织是一艘在风平浪静的海洋中航行的大船,船长和船员都清楚地知道他们正开往何处,因为他们以前已经作了多次这样的航行,只是偶尔遇到风暴时才会有变化出现,其他平静、可预见的旅程中尽可放心享受。
(2)“急流险滩”观
急流险滩观是指把组织看作是在不断出现险滩的湍急河流中航行的小木筏,筏上有半打的船工,但他们以前从未在一起出过航,也完全不熟悉河流的构造,不了解最终的目的地,甚至情况可能更坏,他们得在漆黑的夜晚航行。在这种急流险滩的比喻下,变化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对变革的管理因此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3)组织变革应达到的目的
组织的变革应达到动态平衡的目的。主要包括:①有足够的稳定性,以利于达到组织目前的目标; ②有足够的持续性,以保证组织在目标或方法方面进行有秩序的变革; ③有足够的适应性,以便组织能对外部的机会和要求以及内部的变化条件做出合适的反应; ④有足够的革新性,以便使组织在条件适宜时能主动地进行变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两种变革观的地位正在起着微妙的变化,企业正由原来的“风平浪静”观向“急流险滩”观转变。
6. 结合自身实际简要分析员工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答案】从员工个人角度看,职业发展规划是指员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通过规划职业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使自己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得到不断发展。通过职业发展规划,员工个人结合自身情况和客观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它是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手段。
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包含了一系列职业生涯中的重大转折,如专业发展方向的选择、就业单位的选择、职务的选择等。首先要在做好自我分析的基础上,在本人价值观的指导下,确定个人的长期与近期发展目标,进而拟定具体的发展规划。该规划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根据自己的实际表现予以调整。
在员工的职业发展中,个人应从以下几方面认识自己:
(1)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兴趣。认清自己希望做什么及对什么最感兴趣。
(3)知识与能力。认清自己的知识、能力及工作阅历。
(4)个性与风格。认清自己的个性和风格,便于找准发展方向,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一般而言,性格内向的人适合做程序化工作和独立性强的工作,善于与人沟通的人适合做管理和协调工作。
综上所述,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应建立在组织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个人自我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实现,可促进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
7. 对企业管理实践中的不同激励方式进行比较和分析。
【答案】所有的激励理论都是一般而言的,而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特性,他们的需求、个性、期望、目标等个体变量各不相同。因而领导者根据激励理论处理激励实务时,应该针对员工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结合上述的各种激励理论,常用的主要有四种激励方式即工作激励、成果激励、批评激励以及培训教育激励。
工作激励是指通过分配适当的工作来激发员工内在的工作热情; 成果激励是指在正确评估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给员工以合理的奖惩,以保证员工行为的良陛循环; 批评激励是指通过批评来激发员工改正错误行为的信心和决心; 培训教育激励则是通过灌输组织文化和开展技术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增强其更新知识、共同完成组织目标的热情。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在多种激励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形式新颖的激励计划,主要包括绩效工资、分红、员工持股,总奖金,知识工资和灵活的工作日程等。 (1)薪酬管理。除与基本工作相应的基本工资外,员工的薪酬管理还应注意:
①绩效工资。企业突出绩效工资意味着员工是根据他的绩效贡献而得到奖励的,因此这种工资一般又称为奖励工资;
②分红。分红鼓励协调团队工作;
③总奖金。是以绩效为基础的一次性现金支付计划;
④知识工资。增加了公司的灵活性和效率。
(2)员工持股计划。使得员工们更加努力工作,因为它们是所有者,要分担企业的盈亏。 (3)灵活的工作日程。满足员工想得到更多闲暇时间的需要。
(4)目标管理。当员工们亲自参加的目标确定时,士气会更高,也会产生更大的责任感来完成目标。
8. 简述什么是虚拟组织?
【答案】虚拟组织指两个以上的独立实体,为迅速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在规定时间内结成的动态联盟。虚拟组织不具有法人资格,没有固定的织织层次和内部命令系统,是一种开放的组织结构。可以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从众多的组织中通过竞争招标或自由选择等方式选出合作伙伴,迅速在各专业领域形成独特优势,实现对外部资源的整合利用,以强大的结构成本优势和机动性,完成单个企业难以承担的市场功能,如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虚拟组织的特征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虚拟组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内部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方面具有灵活性。虚拟组织是一个以机会为基础的各种核心能力的统一体,这些核心能力分散在许多实际组织中,虚拟组织被用来使各种类型的组织部分或全部结合起来以抓住机会。当机会消失后,虚拟组织就解散。所以,虚拟组织可能存在几个月或者几十年。
(2)虚拟组织共享各成员的核心能力。虚拟组织通过整合各成员的资源、技术、顾客市场机会而形成。价值就在于能够整合各成员的核心能力和资源,从而降低时间、费用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