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962中外园林建筑史之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玛斯塔巴
【答案】玛斯塔巴是指古埃及早期陵墓建筑。在公元前28世纪,除了宽大的地下墓室之外,出现了地上建筑结构的陵墓,即在地上用砖造了祭祀的厅堂,仿照在上埃及比较流行的住宅,像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在一端有入口。内有厅堂,墓室在地下,上下有阶梯或斜坡甬道相连。后来的金字塔是以此发展起来。
2. 山岳台
【答案】山岳台是古代两河流域(西亚)的一种建筑形式,它是一种用土坯或夯土砌筑的高台,一般为四层,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有坡道或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间不大的神堂。
二、填空题
3. 罗马五柱式:.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罗马多立克柱式;罗马爱奥尼柱式;罗马科林斯柱式;塔斯干柱式;复合柱式
4. 中古伊斯兰建筑常有用以承托出挑构件的名称为_____。
【答案】牛腿
5. 罗马城里的一批天主教堂是_____的代表性建筑物。
【答案】巴洛克风格
三、简答题
6. 简述哥特式建筑。
【答案】哥特式建筑诞生于12世纪中后期,其主要建筑形制和特点如下:
(1)哥特式建筑是从罗马式建筑中逐渐发展出来的新风格,以尖拱券、肋拱、飞扶壁、圆窗等一些构成要素为最主要特点。哥特式建筑综合地使用了这些表现元素,而使之成为一种里程碑式的建筑风格的根本原因是该建筑中所蕴含的新式结构,和该结构所代表的技术的进步。
(2)哥特教堂肋架券、墩、柱、飞券侧剖面示意图这种由对角交叉的拱肋与一条横向尖拱肋相间设置的拱顶结构称为尖形拱肋交叉拱顶。为了支撑这种拱顶结构,除了在墙边设侧向的拱肋以外,墙壁外还要设置扶壁和巨大的墩柱,这样在建筑底部,支撑扶墩柱与墙面之间就形成了侧厅的空间形式。
(3)哥特教堂肋架券、墩、柱、飞券俯瞰透视图由于交叉的十字拱借助于扶壁,将斜向的推力传至建筑外部的扶躲上,使得建筑的主要墙面得以大面积地开窗。当扶壁也变为拱形之后,扶臂拱上也出现了尖拱装饰,而扶拱垛上则树立起高高的小尖塔,有的扶拱垛上还开设壁龛,并设置人物雕像装饰。
7. 巴洛克教堂的代表作有哪些?各是哪位建筑师的作品?
【答案】巴洛克教堂的代表作及其建筑师如下:
(1)罗马四喷泉圣卡罗教堂,其设计者为波罗米尼。
(2)圣安德烈教堂,其设计者为伯尼尼。
8. 简述有机建筑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有机建筑理论是美国著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赖特提出的。其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1)在建筑原则方面,赖特坚持整体性原则,主张建筑设计中应有同一个理念贯穿建筑内外、局部整体。
(2)在内部空间方面,他主张着眼于内部空间效果来设计,强调由内而外、有生于无。 (3)在环境方面,他主张室内外空间应相互渗透,建筑应与大自然和谐。
(4)在材料方面,他主张在使用中根据各种材料的不同特性,扬长避短。
(5)在装饰方面,赖特主张装饰应是自然的、简洁的,而不应是建筑的附加物。
(6)在传统建筑形式方面,赖特认为应首先了解传统形式产生的原因,而不是照搬现成的形式。
(7)在如何对待机器方面,他认为机器是人的工具,建筑形式应表现所用工具的特点。
9. 简述古典主义。
【答案】(1)古典主义的定义
广义的古典主义建筑指在古希腊建筑和古罗马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和古典复兴建筑,其共同特点是采用古典柱式。狭义的古典主义建筑指运用“纯正”的古希腊罗马建筑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样式和古典柱式的建筑,主要是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以
及其他地区受它的影响的建筑。古典主义建筑通常是指狭义而言的。其极盛时期在17世纪下半叶。
(2)古典主义的特征
以古典柱式为构图基础,突出轴线,强调对称,注重比例,讲宄主从关系。
(3)古典主义的意义
①相信存在着客观的、可以认识的美的规律,并对它的某些方面,特别是比例,作了深入探讨,促进了对建筑的形式美的研宄。
②提出了真实性、逻辑性、易明性等一些理性原则,用简洁、和谐、合理等对抗当时声势很大的意大利巴洛克建筑的任意和堆砌。
(4)古典主义的代表建筑师及其代表作
①德•勃荷斯被认为是法国早期古典主义的开创者,其代表作是卢森堡宫。
②其他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有枫丹白露宫、鲁佛尔宫(卢浮宫)、丢勒里宫、凡尔赛宫、恩瓦立德新教堂。
10.比较中世纪欧洲城市与中国古代城市的异同。
【答案】(1)相同点
①除都城之外,一般规模不大。
②城市是聚落的中心,具有特殊的地位与功能。
(2)不同点
①经济基础不同
a. 西欧中世纪城市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庄园制。
b. 中国古代城市的经济基础先是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再是封建土地私有制。
②社会需要不同
a. 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建设多满足于封建领主、基督教堂以及商业贸易的需要。
b. 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多满足于国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尤其体现在都城的兴建上。 ③城市格局不同
a. 西欧中世纪城市与农村的界限不明显,城市里有种植业与饲养业。
b. 中国古代城市功能分区界限明确,格局明朗,城市密度小,城市化水平低。
④城市建设思想不同
a. 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建设多体现多样性与历史性。
b. 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的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
图1中世纪意大利锡耶纳平面图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