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6岁。出生时发现其右面部有一约3cm×3cm大小的淡红色、平坦、界清斑块。此后随着年龄增长,斑块也逐渐增大,颜色加深,并出现结节,易擦破出血。查体:右面部有一面积约10cm×10cm的暗红色斑块,稍突出皮肤表面,表面有两个约2cm×2cm的结节。MRI检查发现患者有同侧的软脑膜血管畸形存在。此时,首先要考虑的诊断是()。 A.Sturge-Weber综合征。 Kasabach-Merritt综合征。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 Parkes-Weber综合征。 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
女性,29岁。右面部肿块29年。查体:右面颊部肿块约5cm×8cm×10cm,质软,肿块在口内颊黏膜部分呈蓝紫色,头低位时肿块体积增大。诊断首先考虑为()。 A.草莓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 蔓状血管瘤。 葡萄酒色斑。 脂肪瘤。
女性,29岁。右面部肿块29年。查体:右面颊部肿块约5cm×8cm×10cm,质软,肿块在口内颊黏膜部分呈蓝紫色,头低位时肿块体积增大。根据患者情况,治疗方案宜首先采用()。 A.激光照射。 手术广泛切除。 血管栓塞。 局部注射硬化剂。 局部注射激素。
女性,56岁。左鼻翼部有一1cm×0.5cm黑痣,近期有痒痛感。切取黑痣做病理检查,标本采集的方法是()。 A.病损周围的正常皮肤。 不包括正常组织。 切取表面的组织或取小块组织。 适当范围的病损及周围正常皮肤和适当厚度的皮下组织。 瘤体坏死部分。
女性,29岁。左肩背部包块20余年,随年龄增长缓慢增大,无疼痛等伴随症状。查体:左肩背部皮下可触及一10cm×8cm包块,质软,边界较清楚,表面不光滑,皮肤温度增高,有搏动感,具张力和弹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A.毛细血管瘤。 畸胎瘤。 蔓状血管瘤。 黑色素瘤。 皮样囊肿。
女性,56岁。左鼻翼部有一1cm×0.5cm黑痣,近期有痒痛感。非手术治疗,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