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服装学院艺术学理论902艺术理论之西方美学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丑的历史。

【答案】(1)在原始巫术和图腾崇拜时期,是没有美丑之分的。

(2)美和丑到了有文字记载的古代社会已经分的很清楚了。凡是形式上和谐、一致的,看上去令人愉悦的东西就是美的(实际上是优美),凡是形式上零乱、不和谐的,看上去让人不舒服的东西就是丑的。而且,美的东西和“善”相联系,丑的东西和恶相联系。

(3)在很长的时期内,中国大约在隋唐之前,西方大约在十八世纪浪漫主义之前,人们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人们提倡和追求的都是美——优美,而丑却被抑制了。丑没有消失,也不会消失。人们给了它一个位置,就是作为美的衬托而存在。

(4)随着实践的加深加广,人生境界的扩大,审美主体具有了更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人们可以正视丑、面对丑,并且能够欣赏丑。现代派兴起后,丑就堂而皇之地被表现了。

2. 简述美的形式与形式美的异同

【答案】美的形式与形式美的异同表现在:

(1)美的形式与形式美的相同之处

形式美的形成是由美的外在形式演变而来。其中包含着具体的社会内容的,经过长期重复、仿制,使原有的具体社会内容逐渐泛化成为某种观念内容,而美的外在形式即由此长期的过程,演变为一种规范化的形式,成为独立审美的对象。

(2)美的形式与形式美的不同之处

①美的形式和形式美所体现的内容不同

美的形式所体现的是它所表现的那种事物本身的美的内容,是确定的、个别的、特定的、具体的,并且美的形式与其内容的关系是对立统一,不可分离的; 而形式美则不然,形式美所体现的是形式本身所包容的内容,它与美的形式所要表现的那种事物美的内容是相脱离的,而单独呈现出形式所蕴有的朦胧、宽泛的意味。

②美的形式和形式美的存在方式不同

美的形式是美的有机统一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美的感性外观形态,而不是独立的审美对象; 形式美是独立存在的审美对象,具有独立的审美特性。

3. 什么是喜剧? 它的审美特点是什么?

【答案】喜剧(或者滑稽)发源于古代希腊,时间比悲剧略晚一些,是和时间观念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新陈代谢,辞旧迎新的过程。

喜剧感的突出特点是轻松愉快地笑; 包含了同情感,智慧感和新奇感。喜剧的笑也不是单一的,他还可以细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如:嘲笑、理智的笑(机智)、轻松的笑(幽默)、同情的笑(反讽)、戏谑的笑(诙谐)等。喜剧感使主体处于一种平静的,轻松地精神状态之中。

4. 丑的审美价值是什么?

【答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

(1)从19世纪开始,无论是浪漫主义的艺术家还是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他们都发现,现实生活中不仅有引起优美和崇高的体验的东西,而且也有引起丑的体验的东西。

(2)19世纪以来,艺术家们越来越重视观察和显现各种人物的个性特征,而丑常常最能显现一个人的个性特征。

5. 简述审美发生的多元决定论。

【答案】(1)审美发生是一个古老神秘的复杂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和侧面来进行探索。简单的线性思维方式无法揭示它的真正奥秘,必须采用辩证的多元思维方式才能为我们提供正确的研究途径。

(2)人类的审美活动与艺术活动,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摹仿的动机、生物的本能、游戏的需要。

(3)在原始社会中,原始生产劳动、原始宗教(巫术)、原始艺术(图腾歌舞、原始岩画)等等,几乎很难区分开来,它们共同组成了原始社会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且共同组成了原始文化。人类审美发生的根源最终归结为人类漫长的社会实践活动。

(4)所以说,人类审美活动的起源虽然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是,审美发生归根结底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6. 如何理解体闲文化中的审美意味。

【答案】美国的杰弗瑞·戈比在《你生命中的体闲》中提出。休闲不是无所事事,而是人在职业劳动和工作之余的一种,以文化创造、文化享受为内容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休闲的本质和价值在于提升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以优雅的姿态自由自在的生存。休闲文化的核心是自由的、无功利的、无目的的“玩”。体闲文化常包含审美意象的创造和欣赏,他所展现的意象世界往往是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交叉和融合。旅游是休闲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日常生活的隔离和中断,体验使一切都成了美。

二、论述题

7. 结合作品论述“优美”审美形态的特征。

【答案】完整与和谐,是优美这一形态的“机体”结构特征和“机体”结构间的机能性关系特征。所谓“完整”,是指它是个统一、单纯、自足的整体。“和谐”是指该事物各结构因素间相辅相成,共同趋于“完整”这一效果的结构关系。

对于主体来说,“优美”的事物必须是一个确定的,可立即接近的,完整的秩序井然的集合体。它必须对主体产生这样的效果:即把主体的关注局限在具体感性的个体上,把眼光从遥远的地方拉回到“切近”和“静穆”之中。

“优美”的对象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1)有一个单纯的焦点成为统一的中心。如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它没有窗户,只有排列成行的圆柱。从角落到边缘的中心点,有精密比例的膨大,倾斜距离的变化,所以整个建筑物的主体,好像针对一个中心作神秘的摇摆。

(2)这个“切近”而“静穆”的个体,既不指向抽象普遍性,也不炫耀抽象个别性,而是游离于二者之间。如维纳斯雕像,作为一个女性人体,有着“这一个”女性所具有的美的鲜明而切近的呈露。担忧具有女性美的观念的普遍性。这大概就是优美使人既感到亲切又感到宁静怡和的原因。

(3)这个对象的背景和前景的关系,必须是透明的。背景对于前景不能显得深奥莫测,前景对于背景,也不能障蔽和模糊。要做到这一点,则背景不能太深,这就要求优美的事物不能有深奥的令人陌生的意蕴,也不能有令人复杂的外观,就是说,单纯是优美的重要特征。因此,“深度”这一时空概念,在优美这一形态中没有意义。优美不像崇高那样有极大的“深度能量”,在美学史上,人们直觉认为优美和小相关联,其内容就是单纯。

8. 试述柏拉图对文艺的社会功用及来源的看法。

【答案】(1)文艺的社会功用

①理想国的理想是“正义”,即城邦里各个阶级都站在他们所应站的岗位,应统治的统治,应服从的服从,形成一种和谐的有机整体。

②柏拉图的理想国公民与性格

a. 柏拉图把理想国的公民分成三个等级:最高的是哲学家; 其次是战士; 最低的是农工商。

b. 柏拉图将人的性格也分为三个等级:相当于哲学家的是理智; 相当于战士的是意志; 相当于农工商的是情欲。

③柏拉图还检查了文艺摹仿方式对于人的性格的影响

柏拉图分析的文艺摹仿的三种方式:

a. 完全用直接叙述,如悲剧和喜剧;

b. 完全用间接叙述,“只有诗人在说话”,如颂歌;

c. 头两种方式的混合,如史诗和其他叙事诗。

④柏拉图对文艺的社会功用的基本态度

文艺必须对人类社会有用,必须服务于政治,文艺的好坏必须首先从政治标准来衡量; 如果从政治标准看,一件文艺作品的影响是坏的,那末,无论它的艺术性多么高,对人的引诱力多么大,哪怕它的作者是古今崇敬的荷马,也须毫不留情地把它清洗掉。

(2)文艺才能的来源——灵感说

①灵感的两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