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山西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理论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共产主义

【答案】(1)共产主义是指通过消灭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消除社会隔阂和阶级,以把全人类从压迫和贫困中解放的思想,并建立没有阶级制度、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政府,以及集体生产的社会。

(2)共产主义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基本特征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2. 矛盾的斗争性

【答案】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①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3. 量

【答案】量是指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

4. 人的全面发展

【答案】马克思从分析现实的人和生产关系入手,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手段和途径。人的全面发展,即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多方面的发展。

5. 商品经济

【答案】商品经济是指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

①社会分工的出现;

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6.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答案】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但是,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殖的能力。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资本主义越发展,科学技术以至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就越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兔。

7. 扬弃

【答案】扬弃是指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既克服、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和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

8. 矛盾的普遍性

【答案】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普遍性表现在:

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事事有矛盾。

②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旧的矛盾一解决新的矛盾就会产生,又开始了新的矛盾运动。在新旧矛盾之间绝不存在哪怕一刹那的无矛盾状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时时有矛盾。总之,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且贯穿每一事物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又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二、简答题

9. 有人说,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也有人说,全球化就是美国化。试用所学原理对这些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1)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2)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或说全球化就是美国化,其主要根据有:

①促使经济全球化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即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全球化所具有的诸多因素,如信息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世界贸易、金融、对外投资的空前扩大,

经济贸易的自由化趋向,以及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无不是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②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经济紧紧地融合在一起,但在当今的国际经济关系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显然居主导地位,当今世界市场通行的“惯例”,以及各种国际经济“游戏规则”也基本上是由它们确定的,反映了它们的利益和要求;

③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可能从中获得最大的好处,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则要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简而言之,经济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所卞导和推动的,资本卞义也正在利用全球化的条件,进行新一轮对外扩张。

(3)应该承认,当今的全球化,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不能分开的,当西方国家以其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推进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时,也必然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扩张到全球。实际上,资本主义自从诞生以来,就不断向全世界扩张,它的最终目的是把全球资本主义化,或以资本主义统治全世界。资产阶级的这种奢望和这个目标,到今天没有放弃,相反,它们正在利用它们高水平的科学和生产力,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条件,以更大的努力促其实现,这集中表现在美国所推行的霸权主义和它所宣扬的“全球主义”上,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4)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过程,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现实中经济全球化是由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起主导作用的,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当然社会主义国家在当今世界经济中,虽不占主导地位,但也有一定的、越来越大的影响,这也不能忽视的。因此,我们不应当把当今的全球化,说成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或美国化,而是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全球化。

(5)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经济全球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会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对全球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为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参与制订规则,并加快自身的发展。

10.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答案】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

①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囊括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