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学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经济人假设
【答案】经济人假设是一种人性假设理论,起源于享受主义哲学和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是指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是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个人在选定目标后对达成目标的各种行动方案根据成本和收益作出选择。根据“经济人”的假设而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可以归纳为以下下点:①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提高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而对于人的感情和道义上应负的责任,则是无关紧要的。从这种观点来看,管理就是计划、组织、经营、指导、监督。这种管理方式称做任务管理。②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工人群众无关。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拼命干活。③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是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生产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上者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
2. 全面质量管理
【答案】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特征包括:①全面质量管理是对全部因素的管理; ②全面质量管理是对工作全过程的管理; ③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参与的管理; ④尽量做到一切用数据说话,重视资料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按客观规律办事。
3. 非正式组织
【答案】非正式组织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与“正式组织”相对。典型的非正式组织,如单位内的同乡、同学,棋友、牌友、球友等形成的小圈子。非正式组织不受正式组织的行政部门和管理层次等的限制,也没有明确规定的正式结构,但在其内部也会形成一些特定的关系结构,自然涌现出自己的“领导”,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非正式组织的划分,一般可以从“安全性”和“紧密度”两方面来考察。非正式组织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人们追求一种在正式组织内无法达到的感情需求的满足。
4. 学校组织
【答案】学校组织是旨在达成教育目标的社会单位。它包含目标、结构、教学及行政措施三部分。目标包括内在(为实现教育口的而制定)和外在(为配合社区发展或满足社区成员需要而制定)两种。结构是为配合实现目标而建立,典型的学校组织机构包括教务、训导及总务。教学及行政措施根据口标,在结构中推行。传统学校组织口标明确、结构稳定、教学及行政措施有限; 现代学校组织目标增加,结构易变,教学及行政措施纷繁。现代学校组织面临的问题主要有:①组
织结构失调,即目标与结构的差距影响目标的达成,未能满足学生就业指导的需要,未能充分发挥教育的未来导向功能,常表现为学生行为问题; ②学校内外目标的整合问题,常受两种因素影响,一为内外目标的性质与内容是否一致,二为学校工作人员问题; ③教师角色与权威问题。
5. 管理
【答案】管理:管理是指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引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活动。管理具有两重性,它是非政治性与政治性的统一。管理的这种属性,表现在管理必须也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管理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①管理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为实现一定目标服务的;
②管理都是对人、财、物、信息、时空的管理;
③管理是一个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过程。
④每一种管理活动都是管理的主体和管理的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6. 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
【答案】教育成本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
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教育成本有两个构成要素,一是来自学生的成本,另一个是来自非学生方面的成本。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是指教育成本改变了过去完全由国家来承担的状况,而形成了教育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多方参与的教育投入机制,实现了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多方参与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7. 教育预测
【答案】教育预测是指人类在教育领域中从事的预测活动。是以教育现象为预测对象,对其发展趋势或倾向做出科学的估计。教育预测具有预测活动的基本特征即前提性、时间性、描述性:前提性是指教育预测都是在一定前提条件下做出来的,前提条件又分为必然性前提和假设性前提; 时间性是指教育预测具有一定的时间概念,这种时间概念有时笼统地表示为“将来”,“今后”,“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也可以确切地给定,如1990年、2000年等; 描述性是指教育预测必须描述预测对象的特征,通过描述事物的特性如状况、数量、质量等的变化,进行预报或预言,这个描述可以概括地描述和说明,也可以用确切的数值或量词来表示。
8. 教育行政组织
答; 教育行政组织是指依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以及规章制度等,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机构。教育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即按其行政主体或者按其所拥有的权限和所管辖的范
围,可分为国家教育行政组织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其主要特征有:①教育行政组织是国家性质的社会组织,为国家权力所支持; ②教育行政组织具有严密的体系性。
【答案】
二、简答题
9. 一个优秀的领导班子应具备哪些素质?
【答案】领导班子的素质是指领导群体所应具有的基本思想作风和工作能力。学校领导工作面广、事多、性质复杂,不能仅靠校长一人,必须建设一个高素质的领导群体才能负起全面的领导责任。一个优秀的领导班子主要应具有以下一些素质:
(1)富有战略头脑和政策头脑
领导班子要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能根据教育方针和上级指示,正确决定木校办学方向并一致努力贯彻实施。能将上级所确定的原则与学校实际情况妥善地结合起来,‘富有个性地办好学校。能审时度势,全面而灵活地把握政策。学校建设中不搞短期行为,要从长远出发扎扎实实地搞好学校各项工作。
(2)团结合作
学校领导干部都要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要彼此尊重、信任和支持,作风上要坦荡、公正,以事业为重,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为达到团结一致,应该健全制度,应在领导班子内部建立起学习制度、信息交流制度、生活会制度和谈心制度,这有利于消除领导班子内部矛盾,达到思想一致和工作上的相互协作。
(3)精简干练
领导班了人数不宜过多,不能为照顾关系而设置冗员,人数多少要以满足工作的基本需要为尺度。成员过多,工作起来容易苦乐不均,难于统一意见、协调行动。领导班子是干事的班子,其成员应该个个是实干、能干者,在学校工作的某一方面有业务专长,可以独当一面。
(4)各种人员素质结构合理
领导班子的成员不是完人,各有所长所短。选择领导干部时不能求全责备,要在具备基本素质和基本条件的情况下用其所长。在组织领导班子时,应该考虑班子成员在素质上互补,使领导集体实现整体上的优化。一般要注意下面几种素质结构优化: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能力结构。
(5)有权威
权威是权力和威望的合成体,它以下级接受和服从上级指令的自觉性和程度大小来表示。
(6)作风民主,支持群众参与监督和管理
现代学校领导方式应是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它要求决策权和管理权集中于领导者手中,以实行统一而有效率的领导; 另一方面,它又要求集中必须建立在科学和民主的基础之上,广开言路,让广大教职工对学校工作和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畅所欲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