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845新闻实务之《新闻采访教程》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3

  摘要

一、简答题

1. 谈谈你对“展示并凸显对象主体的价值”的理解。

【答案】(i )凸显报道对象的新闻价值在消息、通讯类文体的写作中,既要及时、准确地传递新闻信息,又要凸显信息所包含的新闻价值。

①凸显报道对象的新闻价值,很重要的就是要在显著的位置让受众意识到所报道的事实何以是新闻,它的价值在哪里。

②凸显事实的新闻价值的前提是,记者能以慧眼识之。如果没有真正把握新闻事实的特别具有价值的地方,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和把握也就缺乏相应的深度。

③凸显事实的新闻价值,需要对此进行突出和放大。具体方法有很多种:

a. 以较大篇幅详细叙述。这样做通常是与对某些局部采用简略的叙述相结合的,有利于形成叙述上的强势和文字的凝聚中心。

b. 以相应背景进行烘托。在一部分新闻作品中,背景是因突出事实(事件)的新闻价值而设的。背景的交代有时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文字,却对突出事实(事件)的新闻价值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c. 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恰当的对比可以造成强烈的反差,有利于突出事实的新闻价值和增强报道的效果。

(2)体现评论对象的议论价值。

受众对于新闻评论,常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评论对象有何议论价值? 于我有何意义? 他们不会去关心在他们看来没有议论价值的问题,不会去关注与他们毫无关系的评论文章。因此,新闻评论的作者必须注意揭示评论对象的议论价值。这种揭示,有时是直接的提示,有时则是间接的暗示。

2. 试述你对电视新闻“小报化”的看法。

【答案】(1)“小报化”是指电视媒体用一种煽情的手法制作新闻和电视节目,以唤起受众的注意,把媒体降为纯消遣的工具。

(2)作为媒介文化一部分的广播电视文化有两个基本特性:组织化和货品化。广播电视文化是广播电视工作者在组织目标和利益指导下,经过集体创作的制式产品,同时也是针对大众市场所制造的文化货品。在组织化与货品化的制约下,大众媒介供给我们娱乐与资讯,也传播着特定的价值与意识形态。大众媒体有责任去挖掘具有普遍社会性的人物和事件,其出发点应当是社会责任,而非“自利”目的,即片面追求媒体的经济效益。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