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试论

关键词:朱熹 读书法 熟读精思 居敬持志 启示

  摘要


朱熹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集理学之大成者。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让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中许多真知灼见值得我们继承和借鉴。本文试图通过对其经典的教育思想之一—朱子读书法的探究,以求为当前语文教学的改革带来一丝启示。
全文共有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简要说明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第二部分概括介绍朱熹的生平及其教育活动。我国语文教育史源远流长,几乎与文化史同步。其间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宋代的朱熹就是其中一位,他一生读书、教书、编书,对如何读书有深切的体会,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并根据自己的读书经验,总结出一套读书、治学和指导学生读书学习的方法,后人称之为“朱子读书法”。   
第三部分具体阐述朱子读书法的内容及其理论体系。朱熹去世后,他的弟子门人将他平日指导读书的语录,进行总结归纳,宋人张洪和齐熙摘录朱熹论读书法的话编成《朱子读书法》一书。其基本内容为: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朱熹在具体解释其内涵时亦或有重复。这六条读书法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后人对这六条读书法的关系也有着不同的看法,大体来看来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六条中“熟读精思”是朱子读书法的理论核心;另一种认为“居敬持志”是朱子读书法的核心。实则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联系在一起的,只是则重点不同而已,它们与其它四点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读书求学进业的过程。
第四部分论述了朱子读书法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启示。当今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在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诸多文件中,都明确将我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与新课程联系起来。因此吸收传统语文教学思想的精华,就成了我们改进当前语文教学的捷径之一。“朱子读书法”中强调以学生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知识学习与行为培养相结合,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教学思想,在不同的程度上反映和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点和普遍规律,对当前的教学实践发展具有十分宝贵的借鉴价值。今天我们研究“朱子读书法”,对其进行客观地分析评价,抽掉它为封建目的服务的成分,并认真总结,对于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五部分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