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抗风湿慢作用药的描述,错误的是() 曾被称为病情缓解药。 包括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 联合使用可以增加疗效。 均抑制B淋巴细胞,减少抗体产生。 各自有相关副作用,选择不同副作用的药联合应用,可避免副作用增加。
女性,56岁,发热2天,T39℃,予消炎痛栓肛塞后体温可降至37℃,一周后出现乏力、恶心、呕吐,BUN25mmol/L,Cr560mmol/L,尿量300ml/24h,尿沉渣镜检可见许多RBC,异常RBC78%,嗜酸性粒细胞少量。为明确诊断须行检查() A.补液试验。 肾活检。 逆行肾盂造影。 肾动脉造影。 24h尿蛋白定量。
女性,56岁,发热2天,T39℃,予消炎痛栓肛塞后体温可降至37℃,一周后出现乏力、恶心、呕吐,BUN25mmol/L,Cr560mmol/L,尿量300ml/24h,尿沉渣镜检可见许多RBC,异常RBC78%,嗜酸性粒细胞少量。此患者急性肾衰竭最可能的原因() A.肾前性因素所致。 肾后性因素所致。 急性肾小管坏死。 急性间质性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尿常规检查提示慢性肾衰的是() 大量颗粒管型。 蜡样管型。 大量上皮细胞。 肾衰管型。 尿比重固定于1.010。
下列有关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的临床意义中,错误的是() 抗Sm抗体是SLE特异性抗体,并与病情活动性相关。 抗SSA、抗SSB抗体在干燥综合征中有较高阳性率。 抗jo抗体出现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及合成酶综合征。 高滴度u1RNP抗体阳性常出现于混合结缔组织病。 抗ScL-70抗体是硬皮病的特异性抗体。
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机制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