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州美术学院专业写作之艺术概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解衣般礴

【答案】“解衣般礴”是指艺术家对于艺术的精神投入。“解衣般礴”出自《庄子》的一段关于绘画活动的著名论述。其形象地描绘了艺术家创作时的自由情态,借此说明,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艺术创作活动有其特殊的规律性,它是要求创作者纯化自己的思维,摒除杂念,以全身心投入其中的一种创造劳动。“解衣般礴”论就是强调艺术创作中主体精神的作用,主张人的情感在创作活动中的无拘无束的抒发。这一理论对中国艺术创作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2. “准艺术”

【答案】“准艺术”是指艺术发生的第二个阶段。从工具的产生,到艺术的发生,大约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纯粹的实用品; 第二阶段:既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这就是艺术发生的开始,称作“准艺术”、“史前艺术”或“艺术前的艺术”; 第三阶段:纯粹的艺术品,就是文明社会的艺术。“准艺术”发生在狩猎经济为基础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四万年至三万年以前,发生的标志是人体装饰、雕刻和岩画的出现。“准艺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过渡性与发展性。

3. 主体性

【答案】主体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艺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甚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因此,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主体性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4. 材美工巧

【答案】“材美工巧”出自中国古代工艺设计的典籍《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里指明了设计和制作工艺精品的四个条件。其中“材美”是指制作工艺品的材料要优良精美,“工巧”是指制作工艺要精湛巧妙,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精良的工艺品。

5. 古典主义

【答案】古典主义又称“新古典主义”,是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产生的一种创作方法。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在政治上的妥协产物。古典主义的艺术特征主要有:①创作忠于自然又合乎理想。古典主义强调复古,号召“摹仿自然”,自然不是指客观世界,而是经过主观选择的现象,主要描述对象是人性; ②崇尚理性与理智、排斥感情,讲求共性与

规则,往往以抽象的共性代替具体的个性,强调克制自我的感情和欲望,服从国家的需要,为君主专制的利益服务; ③结构严谨。例如按照“三一律”创作剧本,即故事必须发生在同一地点,情节一致(情节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时间一致(限于一昼夜之内); ④采用诗的语言,即把文体和语言分为雅俗两种,粗词俗字不能出现在悲剧中; ⑤古典主义要求简洁、洗练、明朗、精确的文风,反对烦琐、枝蔓、含糊、晦涩。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家有高乃依、拉辛、莫里哀等。

6. 实用艺术

【答案】实用艺术是指与一般的绘画、雕塑、摄影等强调艺术家个人艺术思想相区分的,通过设计师的工作,为社会大众服务,将实用与审美结合在一起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

7. 审美性

【答案】审美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 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他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

8. 艺术批评

【答案】艺术批评指艺术批评家在艺术欣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观点和批评标准,对艺术现象所作的科学分析和评价。艺术批评是一种理性的、科学的接受方式,从一定的立场观点出发,在对作品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挖掘作品的深层意蕴; 分析阐释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作品的得失、作品的艺术特征、作品所包含的艺术规律等问题。艺术批评建立在艺术欣赏的基础之上,是艺术欣赏的深化。艺术批评的作用表现为三个方面:在艺术家的创作与大众接受问起沟通、调节、引导作用; 影响、指导艺术创作,进而影响艺术接受; 艺术批评不只对作品本身,还会对作品产生的社会效果进行调解。

二、简答题

9. 简单解释艺术作品的“意蕴”、“意境”、“风格”、“格调”与“品位”。

【答案】(1)意蕴的内涵

“意蕴”是指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英国现代艺术理论家克莱夫·贝尔曾把艺术作品的特性解释为“有意义的形式”,从而把艺术作品的“意义”放在了重要的理论层面。

(2)意境的内涵

意境是艺术作品整体所呈现给欣赏者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意境是情与景的融合,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

(3)风格的内涵

风格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其偏重于外在形态的方面。风格是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更为深刻也更为本质地反映出时代、民族及艺术家个人精神气质、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等内在特征的外部印记。

(4)格调的内涵

格调是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总汇体现。其是艺术作品中的重要属性,与作品的风格和意境、形式和内容有密切的关系。

(5)品位的内涵

“品位”原是矿物学上的术语,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率,含量的百分率愈高,品位愈高。近十年以来,电视、报纸、刊物等传媒频繁出现这个词,从而将其引入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领域。

10.艺术表现具有哪些特征?

【答案】艺术表现的特征主要有:

(1)主体审美倾向逐渐明确

艺术创作实际上就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表现,最终总要拿出饱含艺术家对现实的审美认识与审美情感表现的供人鉴赏的艺术作品。可见,艺术意象的物化至关重要。在物化过程中,必然更加需要通过艺术想象和艺术思维,将艺术意象进一步具体化、明晰化和完善化。

(2)艺术语言得到锤炼

构思艺术意象和意象物化都要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否则便难以进行艺术构思和意象物化。完美的艺术意象及其深刻的思想感情,是必须要运用生动的、富有表现力的艺术语言和艺术表现方法才能表现和传达出来的。艺术作品中深刻的认识、独到的见解与精湛的艺术语言的表现力是水乳交融的。

(3)艺术意蕴得到升华

艺术意蕴获得深化的表征是形象、意境或典型的生成。艺术表现作为创作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运用艺术方法和艺术技巧,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转化为艺术作品,而这一艺术意蕴获得深化的表征就形成I 具有形象和典型的艺术成果。

11.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有哪些?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答案】(1)艺术的社会功能

①艺术的认识功能

艺术的认识功能是指艺术往往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欣赏者则可以从不同的艺术作品中认识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具体生动的生活情景,以及生活在那个时代中的各种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从而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认识真理。

②艺术的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