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答案】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教育的个体个性化的功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主体意识是人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的自觉意识,它包括主体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 主体能力是主体认识、改造外部对象世界的能力。无论是主体意识的形成还是主体能力的获得都要通过教育。因为人要称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必须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相应的知识、能力,从而达到变革客观世界的目的,因此,教育过程对个体而言,是一个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能力的过程。

(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个体的独特性表现在人的个性心理上,诸如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人的遗传素质蕴含着个体的差异性。个体由于后天的生活环境、教育影响的不同,即便是相同的遗传素质,也会形成不同的发展结果。教育作为有目的的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发展特征,选择适合他的发展发展道路、设计适合他的教育。因此,教育能够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不同的学生开发其内在潜力,形成自己的优势区域和特长。

(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创造性是人的个性的核心品质,是个性的自主性、独特性的综合体现。它是个体在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自主、独特、与众不同的心理倾向。创造活动是人产生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活动。人们在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不仅是个体独特的自我意识的体现,同时也符合社会价值的要求,具有社会性。因此,创造性是自我性和社会性的连接,它虽是个体才能的最高体现,但这种才能的发挥受到社会的制约,要以社会的贡献来衡量。

2. 简述洛克的绅士教育论。

【答案】洛克是英国著名的实科教育和绅士教育的倡导者,认为一国之中绅士教育是最应该注意的。一旦绅士受到教育,上了正轨,其他的人很快就都上正轨了。

(1)绅士教育论的观点:

①绅士教育是指贵族子弟的教育,主张把他们培养成为身体强健、举止优雅、有德行、智慧和才十的事业家;

②每个绅士的身体必须适应一个事业家在对外开拓活动中可能遇到的艰苦环境,身体强健的主要标准是能忍耐劳苦,而学会忍耐劳苦的原则是要从小逐步养成习惯;

③道德观念来自教育私生活环境,“善行”就是能带来幸福和利益、能达到个人目的的行为。德行比知识更重要;

④理性的指导、克制自己的欲望是一切道德与价值的重要标准及其基础;

⑤具体论述了诚实、智慧、勇敢、仁爱等美德,但尤其重视“礼仪”。讲究礼仪就是整个外表和举止要优雅有礼,并视社交对象与环境灵活自如地表现自己。

(2)评价:洛克的教育思想以其世俗化、功利性为显著特点,他的思想在实践中和理论上都对英国以及西欧教育的规范化作出了贡献,但他的教育思想局限于绅士教育而缺乏民主性。

3. 简述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答案】斯宾塞是19世纪著名的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理论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教育论》中。具体内容包括:

(1)论教育目的与课程

①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他呼吁,教育应从古典主义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适应生活、生产的需要。针对古典主义者对古典学科价值的辩解,斯宾塞认为,最重要的问题并不在于某些知识有无价值,而在于它的比较价值。比较的尺度就是生产、生活和个人发展的关系。

②他根据人类完满生活的需要,按照知识价值的顺序,把普通学校的课程体系分为五个部分: a. 生理学和解剖学。这是关于阐述和健康规律,以便直接保全自己的学科。

b. 语言、文学、算术、逻辑学、几何学、力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社会学等。这些与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直接相关的学科。它们能使人获得谋生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对发展政党、建设国家起作用。

c. 心理学和教育学。这是父母履行职责必须掌握的知识。

d. 历史学。这是为“履行公民的职责”必备的知识。

自然、文化和艺术。这些事“为了欣赏自然、文学、艺术的各种形式做准备”的科目,如绘画、雕塑、音乐、诗歌等。

(2)教学原则与方法

斯宾塞认为,教学应该遵循心理规律。据此,他提出了一些教学原则和方法:

①教学应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

②儿童所受的教育必须在方式和安排上同历史上人类的教育一致;

③教学的每个部分都应该从实验到推理;

④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和推论;

⑤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

⑤重视实物教学。

4. 简要比较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三者的异同。

【答案】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是三种不同形态的综合课程,它们之间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具体分析如下:

(1)二者的共同点

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都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综合课程。以学科为中心的综合课程是以学科或文化知识或亚文化知识为课程整合的基点,课程整合的核心主要源于学科。这种综合课程试图打破或超越各分科课程自身固有的逻辑,形成一种把不同学科内容有机整合为一体的新的逻辑。

(2)三者的不同点

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对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程度不同。

①相关课程是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知识综合在一门课程中,但不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的课程。例如,物理、化学、数学在某些主题上的联系,历史、地理、公民在某些主题上的关联,等等。相关课程可以克服分科课程彼此封闭、各自为政的缺陷,通过寻求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彼此整合起来,有助于优化生的认知结构。当教师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以后,也可以彼此配合,避免对知识的不恰当重复。

②融合课程是指打破了学科界限,把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知识合并成一门的课程。例如,历史、地理公民融合为综合社会科,物理、化学、生物融合为综合理科,等等。融合课程并非原先几门传统学科的拼盘或混合,而是打破或超越了被融合的各学科的固有逻辑,形成了一个新的有机体——融合课程的逻辑。由此看来,融合课程在学科综合的程度上远远超出相关课程。

③广域课程是将各科材料依性质归到各个领域,再将同一领域的各科材料加以组织和排列,进行系统教学的课程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高度整合分科课程,以便能与生活联系起来。它与相关课程、融合课程相比,其综合范围更加广泛。广域课程在其出发点上与融合课程存在某种相似:都是围绕一个所选择的组织核心而将分支学科组织为一个新的课程整体,而且被整合的每一门学科都将失去其独立性。但广域课程与融合课程也有区别,广域课程在范围上要比融合课程来得大。融合课程的范围主要限于与学科有关的领域,而广域课程不仅百科与学科有关的领域,人类所有的知识与认知领域都可以被整合。

5. 简述在教学方法方面,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缺陷和合理因素。

【答案】(1)在教学方法上面,杜威提出了思维与教学方法的教育思想。他的思维是反省思维,意指对某个经验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思考,其功能在于求得一个新情境,把困难解决、疑虑排除、问题解答。由十思维起于不确定的、有问题的情境,培养思维能力首先要提供合适的情境,他认为经验、活动性的课程恰恰能提供这种情境的条件,由此,他把思维五步法直接运用到教学方法上,形成了教学的五个步骤:

①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一一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