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中级财务会计(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应收票据

【答案】从广义上讲,应收票据作为一种债权凭证,应包括企业持有的未到期或未兑现的各种票据,如汇票、本票和支票等。但在我国会计实务中,支票、银行本票及银行汇票均为见票即付的票据,无须将其列为应收票据予以处理。因此,在我国,应收票据仅指企业持有的未到期或未兑现的商业汇票。

2. 可收回金额

【答案】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确定。

在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时,原则上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如果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要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通常需要同时估计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但下列情况,可以有例外或者做特殊考虑: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再估计另一项金额。

没有确凿证据或理由表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显著高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可以将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视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如果无法可靠估计,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3.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会计假设)

【答案】会毛! 人员在会亡! 一核算过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需要做出一些合理的假设,对会毛}一核算的对象及其环境做出一些基本规定,即建立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之为会计假设。会计的基本假设通常包括四个:

(1)会计主体。这一假设要求:对于企业会计来说,核算的只能是企业本身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会计核算只能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来反映核算经济活动。

(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即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进行清算。企业可以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使用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和依照原来的偿还条件来偿还它所负担的各种债务。

(3)会计分期。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制会

计报表,从而及时地提供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

(4)货币计量。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况。据以结算账日和编反映企业的经营情

4.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

【答案】(1)公允价值是指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的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2)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公允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具有很强的时间概念,即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可能是过去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而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也许就是未来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二者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5. 股份支付

【答案】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企业授予职工期权、认股权证等衍生工具或其他权益工具,对职工进行激励或补偿,以换取职工提供的服务。股份支付主要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两类。

股份支付具有以下特征:(1)股份支付是企业与职工或其他方之间发生的交易;(2)股份支付是以获取职工或其他方服务为目的的交易;(3)股份支付交易的对价或其定价与企业自身权益工具未来的价值密切相关。

二、简答题

6. 如何确定会计信息表外披露的内容?表外披露与表内项目的关系如何?

【答案】凡是对财务信息使用者有用的信息而又无法在财务报表内进行确认时,都应当在表外进行披露。表外信息可弥补表内信息的局限性,使表内信息更容易理解,更加相关,是提高财务报告总体水平和层次、突出重要财务会计信息、提升报告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表外信息的内容十分丰富,一般来讲应披露以下信息:(1)有助于理解财务报表的重要信息;(2)那些本来可能在报表中反映,但基于成本、效益原因而显得相对次要的信息;(3)采用与财务报表不同基础编制的信息;(4)用于补充报表信息的统计数据;(5)管理当局的分析、评价与对未来的预测。其中第(1)、(2)类主要是与会计政策相关的信息,它一般包括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是报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第(3)、(4)类信息与报表数据没有直接联系,它们涉及不同的问题,在形式上灵活多样,其揭示的内容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选择性,因此比较适合采用其他财务报告的形式来披露这些辅助性信息。第(5)类信息则是对上述各类信息的进一步分析和说明。

财务报告目标由于环境不同而有差异,但核心是为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信息,财务报表由于其固定的格式、项目和填列方法,使得表内信息并不能完整地反映一个企业的综合素质,财务报表表外信息是指不能在法定财务报表内反映的,能够帮助报表使用者透彻理解财务报表的内容,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意外事项和经营战略等的重要信息,凡是对财务信息使用者有用的信息而又无法在财务报表内进行确认时,都应当在表外进行披露。因此,表外披露是对表内项目的解释和补充说明,表外信息可弥补表内信息的局限性,使表内信息更容易理解,更加相关,是提高财务报告总体水平和层次、突出重要财务会计信息、提升报告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7. 简述或有负债和预计负债的定义和特点,并说明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1)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计量。常见的或有负债包括:已贴现但附追索权的商业承兑汇票、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对外提供担保等。

由于或有负债不论作为潜在义务还是现时义务均不符合负债的定义和确认条件,因而企业不应当确认或有负债,而应当对其进行相应的披露。随着形成或有负债的各种因素的不断变化,或有负债对应的潜在义务可能转化为现时义务,原来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的现时义务也可能被证实很可能导致企业流出经济利益,而且现时义务的金额也能够可靠地计量。此时,或有负债就转化为企业的负债,应当予以确认。

(2)预计负债是指对符合一定确认条件的或有事项进行确认的负债。其主要特点是,相关义务的发生本身、或发生的具体时间或金额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其计量需要某种程度的估计或预计。

与或有事项有关的义务如果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应该作为预计负债进行确认和计量:①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预计负债必须是企业在当前条件下已经承担的义务,即企业没有其他现实的选择,只能履行该现时义务。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要确认预计负债,履行与或有事项有关的现时义务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应超过50%,但尚未达到基本确